WHO已经通报了今年全球公立市场复方蒿甲醚的需求量约为7600万人份,明年则为1亿人份。以此为依据,预计诺华今年青蒿素原料的采购量总共约55.5吨,只相当于目前市场库存的1/3
在低谷中徘徊已久的青蒿素产业今年或许仍难看到转机。上周,诺华(中国)在北京公布了总量预计在55.5吨左右的新一年度青蒿素采购计划,然而,作为全球最大的青蒿素类药品供应商,诺华这一尽力而为的原料采购量与国内目前过剩的库存还有相当的差距。
过剩库存仍难消化
自2004年,国际援助资金开始同意大规模采购青蒿素类药品作为国际抗疟援助计划首选药而导致市场需求急剧上升起,青蒿素一度供不应求。受此刺激,国内青蒿素行业从种植到提取纷纷上马扩产,未料此后,供求关系的迅速逆转使整个产业遭受严重打击。
市场上流传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100多家青蒿素企业已锐减了近80%;青蒿素价格从最高时的8000元/公斤跌至现在的1350元/公斤;国内过剩的青蒿素库存量已达150吨。
今年,青蒿素的价格行情是否存在转机?经历了盲目扩产之痛的产业能否走出阴霾?这是自开年以来整个青蒿素行业最为关心的话题。
7月23日,诺华(中国)在北京召开的“青蒿素市场发展媒体座谈会”上首次公布了其2007年的青蒿素原料采购计划。诺华中国区总裁李振福告诉记者,目前,WHO已经向诺华方面通报了今年全球公立市场复方蒿甲醚的需求量预测,约为7600万人份,明年则为1亿人份。以此为依据,预计诺华今年青蒿素原料的采购量总共约55.5吨。
诺华的青蒿素制剂占到全世界市场的九成以上的份额,因而亦是最大的青蒿素原料采购商,但从其采购量看,只相当于目前市场库存的1/3,这意味着,今年国内青蒿素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扭转。
“这已经是诺华依据WHO的预测,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减轻供货商库存压力的举措。”李振福说。事实上,按照20吨的青蒿素就可以生产约6000万人份的青蒿素制剂计算,诺华今年实际的原料需求仅20余吨足以,而此次储备的55.5吨青蒿素已经大致可以满足其近两年的生产需要。
但据了解,此前诺华与国内包括成都三奇等4家青蒿素供应商签订了原料采购协议。今年的采购将主要面向这些供应商,具体采购价格将依据双方此前签定的供货协议确定。
行业需要良性发展机制
针对半个月前,四川和重庆18家的企业联名向诺华中国总部发出公开信,指责其没有履行当初的“口头承诺”而致使这些企业陷入困境,诺华此次再次作出了回应。“在选定原料供应商之前我们考察过很多企业,但并不是每个被考察的企业最终都会成为供应商,在未获授权的情况下,也没有人有权作出这样的承诺。”
李振福表示,“青蒿素产业目前的现状并不是因为整个行业不好,相反,很少有行业能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得到良性发展” 。
从市场来看,目前抗疟类药物的需求量主要是依据WHO的预测,但过去几年里,由于种种因素,WHO的预测实际一直大于其实际采购量,使得市场需求处于不确定之中,估算的量总比实际采购量高出很多,对市场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导。加之太多对这个行业完全没有了解的新厂商为追求暴利贸然进入,使得产业最终出现泡沫。
不过,“现在可以预见的是,这个产业未来的增长是很明确的。关键是在这种增长的过程中,怎样能够保证行业是健康地跟着增长趋势发展,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李振福认为,有两点对这个行业健康发展比较重要。首先,权威性的市场预测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大家对于市场规模的预测和把握要准确、客观,不能用一些不是很准确甚至是有些误导作用的数字作为全行业发展的参照。
其次,目前,行业缺乏全面统筹,产业链之间脱??台,使行业内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制剂商、原料商、蒿农,包括政府能够有一个沟通的机制。否则,行业难免再次陷入一轮短缺、一轮过剩的发展怪圈。
(植物提取产业信息网)
- 营养健康全产业链展示汇聚!10月AAES2022等你闪耀深圳
- 媒体合作推文|8大奖项结果,150+创新品牌共同见证,第四届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重磅揭晓!
- 【全新起航】AAES2022与时代共生——活下来,赢未来!
- FFNS2022倒计时15天!伊利、福建亲亲、无限极、和黄健宝确认参会,最新日程来啦
- 益生菌细分领域的黄金时代,SYNFORU®为你打造从头到脚360度的呵护
- 【思考·洞察】六月寄语:说说产业里“陆地粮”和“海洋粮”的认知差
- 精密发酵技术,植物肉市场的关键“突破”
- 植提桥
- 最新!FFNS2022延期至6月30日举办,品牌商免费参会,先到先得!
- 数据报告,Z世代对肉类替代品兴趣高,植物基的机会在冷冻、零食等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