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植物提取物对非洲国家的出口一直处在极低的水平,以2004年为例,全年仅向该地区出口220万美元,占总值的1%。非洲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缺医少药,因此,中医药在非洲的潜在市场很大,需要大力开发。
2005年我国出口中药提取物2.93亿美元,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仅为5%左右,市场开发的空间还很大。
表3:近几年植物提取物主要出口市场(括号内数字为所占比重)
排序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1 北美洲(34.90%) 北美洲(38.88%) 亚洲(38.01%) 亚洲(39.73%) 亚洲(47.56%)
2 亚洲(34.55%) 美国(37.99%) 北美洲(35.47%) 北美洲(31.94%) 北美洲(25.47%)
3 美国(33.54%) 亚洲(33.32%) 美国(34.47%) 美国(30.86%) 美国(23.50%)
4 欧洲(25.40%) 欧洲(21.05%) 欧洲(19.96%) 欧洲(21.72%) 欧洲(21.02%)
5 日本(12.26%) 日本(13.40%) 日本(19.80%) 日本(18.57%) 日本(20.73%)
6 韩国(6.17%) 韩国(5.56%) 韩国(5.36%) 韩国(6.30%) 香港(13.31%)
7 比利时(5.52%) 德国(5.02%) 德国(5.05%) 德国(4.90%) 韩国(6.20%)
8 德国(5.29%) 拉丁美洲(3.57%) 印度(4.55%) 香港(3.82%) 德国(4.22%)
9 法国(4.59%) 法国(3.28%) 拉丁美洲(3.69%) 印度(3.66%) 法国(4.11%)
10 阿联酋(3.54%) 印度(3.19%) 香港(3.37%) 拉丁美洲(3.56%) 拉丁美洲(3.50%)
(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植物提取物分会)
我国现有植物提取物生产厂家300多家,主要集中在湖南、西安、四川这三个省。另有一些中药厂、精细化工厂也有提取车间。中国经营出口植物提取物的企业有1300多家,现在中国自己消耗的植物提取物每年约3.5亿人民币,出口植物提取物约3亿美元, 年进口植物提取物约5000万美元。出口比例在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
2004年我国出口中药提取物2.23亿美元,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仅为4%左右;2005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金额为2.93亿美元, 占国际市场的4.5%。
我国提取物出口位列前10名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日本、印度、韩国、法国、西班牙、德国、加拿大、荷兰和中国香港。其中美国是我国提取物出口的最大国家,从2006年1~6月,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呈现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出口额为1.9亿美元,同比增长26%。日本市场一直以来是我国提取物出口的第二大市场,随着近两年日本自然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植物性原料需求快速增长,是我国近两年提取物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006年1季度,提取物对日本出口1803万美元,同比增长21%。从2005年起,我国对印度提取物出口快速增长,2006年1~6月份出口额超过了韩国、德国、中国香港等传统出口市场。对中国香港的出口经过了2005年的高速增长后,2006年第一季度出口额大幅回落,共出口 230万美元,同比下降了70%。
植物提取物市场情况
http://www.aweb.com.cn 2007年8月6日11:23 农博网
表1:全球植物药市场及植物提取物市场情况
单位:亿美元 (Unit:100 Million dollar)(***表格到http://biology.aweb.com.cn/news/2007/8/6/11235549.shtml 上面复制过来)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上半年
植物药
120
145
194
211
219
228
230
242
260
180
提取物
28
35
41
45
51
53
55
59
65
36
中国出口
0.5
1.2
1.1
1.5
1.8
2.0
2.1
2.23
2.93
1.9
说明:植物提取物市场跟植物药市场是息息相关,2005年全球的植物药市场是260亿美元,其中欧洲:34.5%(德国、法国占了65%), 北美:21%, 亚洲:26%, 日本:11.3%。全球植物药市场发展速度为10%~20%, 全球植物提取物市场发展速度为15%~20%。
植物提取物主要活动国家为美国、欧洲(其中德国、法国最为活跃)、中国、印度、韩国、日本、巴西等国家,美国的植物提取物消耗量占了全球的60%以上。2005年亚洲草药提取物市场估计为15亿美元, 中国约4亿美元,占26.7%左右;日本为3.2亿美元,占21%。
我国植物提取物主要出口市场是欧洲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约占整个出口总额的65%以上。2000年到2006年上半年,美、日、韩、德、法、印、英一直是我国植物提取物的主要进口国。那么,这些国家在植物提取物方面有哪些规定,市场情况又是如何呢?请关注相关信息内容。
(植物提取产业信息网)
- 营养健康全产业链展示汇聚!10月AAES2022等你闪耀深圳
- 媒体合作推文|8大奖项结果,150+创新品牌共同见证,第四届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重磅揭晓!
- 【全新起航】AAES2022与时代共生——活下来,赢未来!
- FFNS2022倒计时15天!伊利、福建亲亲、无限极、和黄健宝确认参会,最新日程来啦
- 益生菌细分领域的黄金时代,SYNFORU®为你打造从头到脚360度的呵护
- 【思考·洞察】六月寄语:说说产业里“陆地粮”和“海洋粮”的认知差
- 精密发酵技术,植物肉市场的关键“突破”
- 植提桥
- 最新!FFNS2022延期至6月30日举办,品牌商免费参会,先到先得!
- 数据报告,Z世代对肉类替代品兴趣高,植物基的机会在冷冻、零食等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