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下调 原料药企陆续开始提高价格
时间:2007-07-22
浏览数:(1606)
关键词:
“现在很多药企是通过出口退税来盈利的,现在出口退税率一下子降低了8%,企业都要亏本了。”6月25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协调部主任乔海利向本报记者如是说。据悉,从7月1日起,我国将实施新的出口退税调整政策,除了部分抗生素和维生素两大类原料药未在调整名单内,其他的原料药的出口退税率都将从13%下调到5%。目前不少原料药企业已经开始提价来减少成本。
两大原料药幸免调整
据悉,在本次出口退税率调整中,税率从13%下调为5%的产品类别主要有解热镇痛类的安乃近、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喹喏酮类的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柠檬酸、皮质激素类,普利类和沙坦类,合成他汀类,磺胺类,此外还有动物用抗生素和植物类提取物。
不过,我国原料药出口中抗生素和维生素两个最大品种却没有涉及,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E等产品其出口退税率还保持在17%。维生素C和青霉素工业盐等抗生素原料药出口退税率维持13%不变。
乔海利表示,出口退税率的降低,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影响比较大。因为税率降低了,企业势必要提高价格,会影响我国的原料药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流失国外客户。而且很多企业主要是靠出口退税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税率降低将直接影响这些企业的利润,一些中小企业势必要出现亏损。乔海利表示,目前商会也正在努力,希望在后续调整中部分产品能否提高。
平安证券医药板块研究员倪文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原料药出口退税调整对于原料药行业的影响远小于预期水平,因为其中国内出口两个大宗产品类别:维生素类和抗生素类原料药出口退税率均没有调整。
上市公司影响偏微
倪文昊表示,国内主要的原料药类上市公司如华北制药、哈药、鲁抗医药等基本不受影响,预计仅有京新药业(002020)、西南合成(000788)、天药股份(600488)等个别企业产品受到波及,他们的主营产品喹诺酮类原料药、磺胺类原料药、激素类原料药出口退税率从13%下调到5%。
“不过,从我们获得的信息分析,上述公司的这些品种近期内都将提价,所以产生的不利影响相对微小。”倪文昊称。
据了解,从今年5月开始,部分税率调整的企业已经陆续开始提高价格。
有证券公司分析师表示,企业普遍销售成本的增加将进一步提高行业进入壁垒,小企业在价格上涨后回归市场的难度加大,从而使今年在原料药行业中出现的整体产品价格上升的周期得以延长。因此,出口退税下调对细分板块中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可能未必会形成明显的负面影响,甚至还可能会减少企业盈利的波动性,将价格上升周期延续到2008年。
兴业证券医药板块研究员王斌向记者表示,现在我国原料药企业主要采用发酵法来生产,其产生的环保问题一直是悬在企业头上的一把“达魔克利斯剑”,原料药企业除了要面临出口退税压力外,环保的压力也不小。
据悉,目前广济药业已经因为环保问题被限产整改。
两大原料药幸免调整
据悉,在本次出口退税率调整中,税率从13%下调为5%的产品类别主要有解热镇痛类的安乃近、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喹喏酮类的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柠檬酸、皮质激素类,普利类和沙坦类,合成他汀类,磺胺类,此外还有动物用抗生素和植物类提取物。
不过,我国原料药出口中抗生素和维生素两个最大品种却没有涉及,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E等产品其出口退税率还保持在17%。维生素C和青霉素工业盐等抗生素原料药出口退税率维持13%不变。
乔海利表示,出口退税率的降低,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影响比较大。因为税率降低了,企业势必要提高价格,会影响我国的原料药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流失国外客户。而且很多企业主要是靠出口退税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税率降低将直接影响这些企业的利润,一些中小企业势必要出现亏损。乔海利表示,目前商会也正在努力,希望在后续调整中部分产品能否提高。
平安证券医药板块研究员倪文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原料药出口退税调整对于原料药行业的影响远小于预期水平,因为其中国内出口两个大宗产品类别:维生素类和抗生素类原料药出口退税率均没有调整。
上市公司影响偏微
倪文昊表示,国内主要的原料药类上市公司如华北制药、哈药、鲁抗医药等基本不受影响,预计仅有京新药业(002020)、西南合成(000788)、天药股份(600488)等个别企业产品受到波及,他们的主营产品喹诺酮类原料药、磺胺类原料药、激素类原料药出口退税率从13%下调到5%。
“不过,从我们获得的信息分析,上述公司的这些品种近期内都将提价,所以产生的不利影响相对微小。”倪文昊称。
据了解,从今年5月开始,部分税率调整的企业已经陆续开始提高价格。
有证券公司分析师表示,企业普遍销售成本的增加将进一步提高行业进入壁垒,小企业在价格上涨后回归市场的难度加大,从而使今年在原料药行业中出现的整体产品价格上升的周期得以延长。因此,出口退税下调对细分板块中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可能未必会形成明显的负面影响,甚至还可能会减少企业盈利的波动性,将价格上升周期延续到2008年。
兴业证券医药板块研究员王斌向记者表示,现在我国原料药企业主要采用发酵法来生产,其产生的环保问题一直是悬在企业头上的一把“达魔克利斯剑”,原料药企业除了要面临出口退税压力外,环保的压力也不小。
据悉,目前广济药业已经因为环保问题被限产整改。
最新文章
- 营养健康全产业链展示汇聚!10月AAES2022等你闪耀深圳
- 媒体合作推文|8大奖项结果,150+创新品牌共同见证,第四届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重磅揭晓!
- 【全新起航】AAES2022与时代共生——活下来,赢未来!
- FFNS2022倒计时15天!伊利、福建亲亲、无限极、和黄健宝确认参会,最新日程来啦
- 益生菌细分领域的黄金时代,SYNFORU®为你打造从头到脚360度的呵护
- 【思考·洞察】六月寄语:说说产业里“陆地粮”和“海洋粮”的认知差
- 精密发酵技术,植物肉市场的关键“突破”
- 植提桥
- 最新!FFNS2022延期至6月30日举办,品牌商免费参会,先到先得!
- 数据报告,Z世代对肉类替代品兴趣高,植物基的机会在冷冻、零食等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