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同济堂和美国信纳克公司一份即将签署的合作协议,将成为中药走向世界的最新尝试,该公司将委托美国信纳克医药研究公司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要求对其药品进行认证评估。
中药是中国在全世界最应该有专利和市场的瑰宝,但让业内人士痛心的是,中药也最难真正走向世界:在欧美等主要市场,中药目前尚未获得相关医药准入的认证,因此不得不改头换面以食品和保健品的方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如何才能获得西方国家的认可,从而真正进入医院和药店的主流市场?许多中药企业都曾争取过,都无功而返。但对这个棘手的问题,自称“无知者无谓”的王晓春决心尝试一下。
据悉,作为世界上最大、最权威的医药研究服务机构,信纳克将为同济堂生产的“仙灵骨葆”按照FDA的要求进行药效评估。信纳克将完全按照西方医药界严格的精确科学评估,然后提供客观、精确的系统分析报告。
对贵州同济堂来说,这是一次冒险。首先,包括支付信纳克三百万港币的佣
金在内,同济堂的费用将高达七百万港币,并且耗时二十二个月——而这仅仅是首期临床评估,如果完成最终评估据,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春估计至少需要五年;其次,虽然仙灵骨葆国内有三个多亿年销售额,王晓春对其有信心,但他承认,评估结果如何有许多未知数。
这或许是中药面临尴尬的最真实写照。一位中华医学会专家说,传统的中药由于其方法学的限制,难以用科学可信的方法验证其临床疗效,而由于观念、标准和观测角度的不同,许多中药难以通过西方标准的检测,这成为了中药进入西方市
场的最大障碍。
尤其让中药大国中国难堪的是,因为生产工艺和技术手段的欠缺,国际中药市场上,中国只占有百分之五左右的份额,其中相当多的还仅是原料初级产品。
在一些中药界人士看来,中药不能走出家门是因为中药与西药在法律、文化、医疗理论上面的差异太大,因此中药走向世界是“不可能的任务”。对此,王晓春并不认同:“为什么凭着医书中的汉方,日本就可以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中药强国?”
王晓春说,对中药一方面应该有信心,另一方面应该学会规范,既要保证原材料的规范、保证质量的规范,又要加强与外界的沟通,让世界上的权威机构来做认证,按照国外的标准来生产药品,这样才是中药走向世界的必经之途。
(植物提取产业信息网)
- 营养健康全产业链展示汇聚!10月AAES2022等你闪耀深圳
- 媒体合作推文|8大奖项结果,150+创新品牌共同见证,第四届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重磅揭晓!
- 【全新起航】AAES2022与时代共生——活下来,赢未来!
- FFNS2022倒计时15天!伊利、福建亲亲、无限极、和黄健宝确认参会,最新日程来啦
- 益生菌细分领域的黄金时代,SYNFORU®为你打造从头到脚360度的呵护
- 【思考·洞察】六月寄语:说说产业里“陆地粮”和“海洋粮”的认知差
- 精密发酵技术,植物肉市场的关键“突破”
- 植提桥
- 最新!FFNS2022延期至6月30日举办,品牌商免费参会,先到先得!
- 数据报告,Z世代对肉类替代品兴趣高,植物基的机会在冷冻、零食等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