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价格演绎高台跳水
时间:2007-08-01
浏览数:(602)
关键词:

 

  川渝地区忙碌了一整年的蒿农,眼下正忍受着新的痛苦。曾经被农民们视为“植物黄金”的青蒿,由于市场收购价格的大幅跳水而骤然贬值,大面积的青蒿有的荒芜、有的被蒿农们自发铲除。

  散布在中国广西、云南、四川、重庆等地的青蒿,又名黄花蒿,在上世纪90年代还被农民拿来熏蚊子。到后来,方被认定青蒿草中所含的青蒿素是诺华公司治疗疟疾药品复方蒿甲醚的主要原料。由于复方蒿甲醚药效显著且不易产生抗药性,成为第一种进入WHO基本药物名单的抗疟疾良药,并开始被WHO大量采购,加之诺华的采购订单向中国药企频频抛来后,分布在西南、华中、华南等地的不少药企便接连上马青蒿项目。

  “2004年市场紧缺的时候,青蒿素的价格高达8000元/公斤,2005年虽然价格略有走低,但仍是暴利。”一位多年从事青蒿技术研发的专家告诉记者,正是诱人的获利空间,吸引了大批中小型实力不强的企业盲目加入青蒿种植和加工中。

  据悉,到2006年国内青蒿的种植面积已经比2005年翻了一番,达100万亩左右。由于产能大幅过剩,青蒿的采购价格也不断跳水,2006年青蒿素的价格跌到3000元/公斤,今年更是跌到1350元/公斤的历史低位,而青蒿的种植成本至少在2000元/公斤以上。

  前两年奋不顾身进军青蒿种植产业的川渝企业开始陷入困境。7月初,靠青蒿素原料提取为生的四川裕通生物技术公司,这家业已停产的公司联合川渝18家同业向跨国药企瑞士诺华发出公开信,认为在诺华的“鼓励”下企业投产青蒿素,如今承诺的订单没有兑现导致经营陷入困境。

              (植物提取产业信息网)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