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加速“奔跑”
时间:2007-07-29
浏览数:(704)
关键词: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05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金额为2.93亿美元,同比增长31.17%;主要出口市场是美国、日本、中国香港、韩国和印度,所占比重达65.82%,其中美国所占比重达23.34%,是我国植物提取物最大的出口市场,对中国香港的植物提取物出口金额同比增长高达226.09%。

    这一系列数字表明,全球植物提取物市场正快速增长。

    欧人偏爱植物药
           
    据WHO估计,全球超过80%的人口正在使用植物药作为初级保健用药。尤其在西欧国家,其民众素有长期使用植物药的传统。德意志民族无疑是欧洲最喜欢使用植物药的民族,1976年出版的《德国药品目录》收录的药品中约有40%为直接用植物(全草)加工的制剂或植物提取物制剂;而在药政管理十分严厉的美国,至少有25%的处方药含有植物提取物成分。
           
    欧洲经济分析师认为,西方民众之所以钟情于植物药,一是在于屡屡发生的西药致命副作用报道使老百姓对化学药品产生本能的畏惧心理,而事实上绝大多数植物药相对化学药安全得多,故植物药素被称为欧洲人的“绿色药品”;二是植物药在欧洲民间有悠久的使用史,欧洲人对植物药并无抗拒心理,在英国、荷兰,即使政府并不为病人支付植物药费用,这些国家的老百姓也乐意自掏腰包购买植物药。

    政策影响销售

    尽管欧盟的植物药销售居世界首席,但欧盟内部对待植物药的政策却大相径庭。
           
    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盟国家,病人购买植物药可以享受政府医疗补贴。而在英国、荷兰等国家,除少数几个植物药制剂如番泻叶、车前子等之外,绝大多数植物药则不能享受国民医疗补贴。
           
    由于各国政府对待植物药的政策不一致,植物药在各国的销售情况也自然不同。德国销售的植物药占据了欧盟植物药市场约50%的份额(30亿美元),法国居第二,占26.5%份额(16亿美元)。奇怪的是,瑞士虽号称“欧洲制药中心”,但瑞士人似乎不买植物药的帐,尽管瑞士居民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但其植物药消费量却一直落后于大部分欧盟国家,甚至还不如经济相对落后的东欧国家。

    欧洲受欢迎的品种
           
    正如各国的国情不同一样,在欧洲各国上市的植物药品种不尽相同。德国已在卫生部正式注册登记的植物药(尚不包括植物保健食品在内)至少有230种,法国注册登记的植物药亦有200种,适应症多达37种。在英国和美国,虽然植物药品种并不少,但大多数植物药只能以“膳食补充剂”名义出售,绝不能享受药费补贴。惟有大蒜油胶丸,在欧洲各国政策相似:既可作为OTC,亦可作为保健品出售。
 
    近几年来,人参制剂在欧洲市场大受欢迎,尤以我国的吉林白参与韩国高丽参在欧洲形成分庭抗礼之势。其次,一批原产地在中国的保健植物原料如当归、大枣、山楂、生姜、甘草等大举进入欧洲市场,尤其是利用多种植物原料加工而成的保健药茶颇受欧洲消费者欢迎,其销售额增长较快。
           
    据WHO估计,至2050年,全球植物药市场将达到惊人的5万亿美元(目前仅600亿美元),而欧洲将成为植物药销售的主要市场。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中草药种植面积,中草药品种与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这对发展植物提取物产业无疑具有相当的优势。

                   (植物提取产业信息网)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