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草药“标准提取物
时间:2007-07-29
浏览数:(933)
关键词:
对术语"标准提取物"的含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一些人认为它远离了相传已久的传统草药产品,是一种高度提浓的、人工制造的植物提取物;另一些人认为它是在损害已被认可的传统或有文献记载的临床应用情况下进行优化选择或分离的一种或一组植化成分;一些草药医生甚至认为标准提取物是通过掺杂或加入纯化学物质使其"活性成分"达到预期含量的;还有人认为标准提取物的使用与常规药物一样简单和有限,即一种草药提取物只规定治疗一种疾病。但该领域的大多数权威人士认为标准提取物作为保证每批提取物有活性一致性的途径,代表了植物疗法的前景。由于标准提取物与传统米精制提取物相比具更好的疗效和质量,因此无论消费者还是医生,均认为传统提取物在现代植物治疗中无太大价值。实际上,标准提取物是对传统提取物的挑战,不过也确实有一些所谓的标准提取物反映了上述各种看法。因此,通过对标准提取物的逐例分析,即可对其价值和含义得出正确而深刻的理解。澳大利亚草药学家Kerry对标准提取物及相关概念进行了简明阐释。
标准提取物(standardized Extracts)
标准提取物是具一致性标准的草药提取物。其标准可以是非常简单的,如植物原料与成品提取物的比例。通常这一术语还被赋予了更多的特定含义,如提取物中1种或多种成分具含量一致性等。美国草药产品协会(AHPA)最近扩大了此术语的含义[见国外医药一植物药分册,2002,17(2):64],强调标准化必须有信息机构和监管机构参与,才能生产出具合理一致性的产品。这一目的可通过草药在种植和加工过程中实施质量管理规范(GAP和GMP),将天然产品成分的内在差异减到最小来实现。
提取比例(Extract Ration)
提取比例指植物原料与成品提取物的比例。提取物的重量都用1表示,而且放在后面。如10:1提取物的意思是10kg干植物经加工得1kg提取物。按惯例,1:5提取物的意思是1kg于植物得5L提取物,这是在北美销售的很多含醇或水的配剂的特殊写法。
未精制提取物(Galenical Extracts)
未精制提取物指草药传统提取物。各种药典,如早期英国药典等对传统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提取溶媒(常用醇-水混合物)及提取物与植物原料的比例等均有规定。这种提取物一般为液体,如配剂和流浸膏。由于现代制剂倾向于固体剂型,因此通常也将流浸膏干燥成固体,然后再制成片剂或胶囊剂。草药家们往往偏爱此种提取物,认为这种提取物囊括了草药的全部化学成分,即所谓"总提取物"。但是,不要忘记,醇-水混合物是一种选择性溶媒,它不能均等地将草药中所有物质提取出来,而且,未被提取的物质亦将因溶媒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总是在最后才被提取出来,这主要取决于溶媒中乙醇的配比,或曰取决于植物成分的亲水性和亲脂性。药典规定的乙醇浓度一般是使该草药得到最大限度提取的最佳溶媒,而且对草药中已知的特定成分类型是有选择性的。如高醇浓度的溶媒氏提取树脂和精油等。事实上很多标准提取物只具有标志化合物含量一致性,这种标准提取物其实与未精制提取物一样,是"总提取物"。
活性(成分)一致性(Consistent Activity)
标准提取物的目的之一是使生产的各批提取物具有活性(成分)一致性。由于情况复杂,这个目的并不是总能达到的,这样,使用标准提取物治疗就成了泡影。如果一个化合物未被选为标志化合物,而它的活性又很重要,且在加工过程中含量也不稳定,则这样的标准提取物是不具备活性(成分)一致性的。此外,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分析方法标志化合物不专一,也可使活性(成分)一致性的目的不能实现。如银杏提取物的通常标准是含 6%的萜烯类,但具体化合物的含量在不同制造者的产品中是不一样的,这也难以保证产品的活性(成分)一致性。
保证功效(Guaranteed Potency)
精心制造的标准提取物一般能保证有活性(成分)一致性,但未必保证有功效。"功效"一词是生物学术语,同时也与药理学和临床结果相关。只有当提取物在动物试验、体外药理模型和人体多次临床试验中显示有效,并在科学评价中获得一致认可的结果时,它的活性(成分)一致性才能与保证功效挂钩。幸运的是大多数标准化合物临床有效,从而使它们的活性(成分)一致性与保证功效相连,如锯齿棕、贯叶金丝桃和银杏均属这种情况。
标志化合物(Marker Compounds)
标志化合物是草药的特征植化成分,同时作为标准提取物的标准。如粉色西番莲,尽管其花所含的异牡荆黄素(isovitexin)在提取物中含量很低,但固定不变,故仍将异牡荆黄素作为该植物的标志化合物。标志化合物不一定是活性化合物。一个满意的标志化合物除在加工时(如在草药干燥、处理和提取过程中)不被破坏外,还应有物种鉴别功能。
为了使标准提取物中的标志化合物(1 个或多个)达到含量一致,植物原料必须含可接受的最低含量的该化合物(通常制造者将多批植物原料事先混合以达到预期含量),植物原料的采摘、干燥和贮存必须保持一致,草药的加工工艺(提取条件和溶媒)也必须严格一致。使提取物中标志化合物含量固定不变的措施很可能使其他成分含量的一致性增加或减少,如使用固定的加工条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但这种情况使具一致性的标准提取物的基础得以巩固,因为标志化合物使标准提取物的仿制难度大幅提高,这就是说,即使仿制品中的标志化合物含量与原创品相同,也仍然会被原创品制造商识别出来。目前市售的各种贯叶金丝桃和银杏的提取物就存在这种情况。
标准提取物(standardized Extracts)
标准提取物是具一致性标准的草药提取物。其标准可以是非常简单的,如植物原料与成品提取物的比例。通常这一术语还被赋予了更多的特定含义,如提取物中1种或多种成分具含量一致性等。美国草药产品协会(AHPA)最近扩大了此术语的含义[见国外医药一植物药分册,2002,17(2):64],强调标准化必须有信息机构和监管机构参与,才能生产出具合理一致性的产品。这一目的可通过草药在种植和加工过程中实施质量管理规范(GAP和GMP),将天然产品成分的内在差异减到最小来实现。
提取比例(Extract Ration)
提取比例指植物原料与成品提取物的比例。提取物的重量都用1表示,而且放在后面。如10:1提取物的意思是10kg干植物经加工得1kg提取物。按惯例,1:5提取物的意思是1kg于植物得5L提取物,这是在北美销售的很多含醇或水的配剂的特殊写法。
未精制提取物(Galenical Extracts)
未精制提取物指草药传统提取物。各种药典,如早期英国药典等对传统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提取溶媒(常用醇-水混合物)及提取物与植物原料的比例等均有规定。这种提取物一般为液体,如配剂和流浸膏。由于现代制剂倾向于固体剂型,因此通常也将流浸膏干燥成固体,然后再制成片剂或胶囊剂。草药家们往往偏爱此种提取物,认为这种提取物囊括了草药的全部化学成分,即所谓"总提取物"。但是,不要忘记,醇-水混合物是一种选择性溶媒,它不能均等地将草药中所有物质提取出来,而且,未被提取的物质亦将因溶媒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总是在最后才被提取出来,这主要取决于溶媒中乙醇的配比,或曰取决于植物成分的亲水性和亲脂性。药典规定的乙醇浓度一般是使该草药得到最大限度提取的最佳溶媒,而且对草药中已知的特定成分类型是有选择性的。如高醇浓度的溶媒氏提取树脂和精油等。事实上很多标准提取物只具有标志化合物含量一致性,这种标准提取物其实与未精制提取物一样,是"总提取物"。
活性(成分)一致性(Consistent Activity)
标准提取物的目的之一是使生产的各批提取物具有活性(成分)一致性。由于情况复杂,这个目的并不是总能达到的,这样,使用标准提取物治疗就成了泡影。如果一个化合物未被选为标志化合物,而它的活性又很重要,且在加工过程中含量也不稳定,则这样的标准提取物是不具备活性(成分)一致性的。此外,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分析方法标志化合物不专一,也可使活性(成分)一致性的目的不能实现。如银杏提取物的通常标准是含 6%的萜烯类,但具体化合物的含量在不同制造者的产品中是不一样的,这也难以保证产品的活性(成分)一致性。
保证功效(Guaranteed Potency)
精心制造的标准提取物一般能保证有活性(成分)一致性,但未必保证有功效。"功效"一词是生物学术语,同时也与药理学和临床结果相关。只有当提取物在动物试验、体外药理模型和人体多次临床试验中显示有效,并在科学评价中获得一致认可的结果时,它的活性(成分)一致性才能与保证功效挂钩。幸运的是大多数标准化合物临床有效,从而使它们的活性(成分)一致性与保证功效相连,如锯齿棕、贯叶金丝桃和银杏均属这种情况。
标志化合物(Marker Compounds)
标志化合物是草药的特征植化成分,同时作为标准提取物的标准。如粉色西番莲,尽管其花所含的异牡荆黄素(isovitexin)在提取物中含量很低,但固定不变,故仍将异牡荆黄素作为该植物的标志化合物。标志化合物不一定是活性化合物。一个满意的标志化合物除在加工时(如在草药干燥、处理和提取过程中)不被破坏外,还应有物种鉴别功能。
为了使标准提取物中的标志化合物(1 个或多个)达到含量一致,植物原料必须含可接受的最低含量的该化合物(通常制造者将多批植物原料事先混合以达到预期含量),植物原料的采摘、干燥和贮存必须保持一致,草药的加工工艺(提取条件和溶媒)也必须严格一致。使提取物中标志化合物含量固定不变的措施很可能使其他成分含量的一致性增加或减少,如使用固定的加工条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但这种情况使具一致性的标准提取物的基础得以巩固,因为标志化合物使标准提取物的仿制难度大幅提高,这就是说,即使仿制品中的标志化合物含量与原创品相同,也仍然会被原创品制造商识别出来。目前市售的各种贯叶金丝桃和银杏的提取物就存在这种情况。
最新文章
- 营养健康全产业链展示汇聚!10月AAES2022等你闪耀深圳
- 媒体合作推文|8大奖项结果,150+创新品牌共同见证,第四届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重磅揭晓!
- 【全新起航】AAES2022与时代共生——活下来,赢未来!
- FFNS2022倒计时15天!伊利、福建亲亲、无限极、和黄健宝确认参会,最新日程来啦
- 益生菌细分领域的黄金时代,SYNFORU®为你打造从头到脚360度的呵护
- 【思考·洞察】六月寄语:说说产业里“陆地粮”和“海洋粮”的认知差
- 精密发酵技术,植物肉市场的关键“突破”
- 植提桥
- 最新!FFNS2022延期至6月30日举办,品牌商免费参会,先到先得!
- 数据报告,Z世代对肉类替代品兴趣高,植物基的机会在冷冻、零食等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