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植提桥 Lisa
宝宝的健康是每一个初为人母的妈妈最关心的事情,其中乳糖不耐受成为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比如宝宝经常拉肚子、吐奶、放屁也多、体重增长慢等问题,这其实是因为乳糖不耐受造成的。很多家长就会有这样的疑问:乳糖不耐受还能喝奶吗?要如何选适合的产品等等?今天我们就一起说说乳糖、乳糖酶、乳糖醇的那些事儿。
图源:千图网
乳糖是什么?
法规定义:乳糖是从牛(羊)乳或乳清中提取出来的碳水化合物,以无水或含一分子结晶水的形式存在,或以这两种混合物的形式存在。
乳糖是人类和哺乳动物乳汁中特有的碳水化合物,也是乳类及乳粉中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母乳提供的能量中约有40%来自乳糖。
乳糖的作用:
① 帮助身长和体重的正常增加
② 参与维持新陈代谢
③ 保证脑细胞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④ 在肠道内经发酵分解,促进钙镁磷等元素的吸收
就分子构成而言,乳糖属于双糖,一分子乳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组成,无论它来自人类乳汁还是其它任一种哺乳动物(牛、羊)的乳汁,它的理化结构并没有差异。
乳糖的分子结构式
图源:百度百科
大部分人机体是可以分解乳糖,不会出现乳糖不耐受的一系列症状。少部分人会有乳糖不耐受的现象,其典型表现是拉肚子,即腹胀、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人体摄入乳糖后需要乳糖酶将其分解成单糖后才可以被吸收。如果摄入的乳糖不能或不能完全被分解吸收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称之为乳糖不耐受,其关键原因是乳糖酶的相对或绝对缺乏。
乳糖酶是什么?
乳糖酶是肠胃可以自行分泌的一种酶,有时候会不足,就需要补充。乳糖酶缺乏,又分为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和继发性乳糖酶缺乏;结肠代谢紊乱、滥用抗生素,肠道菌群被破坏,肠黏膜被破坏,导致糖类吸收不良,体内乳糖酶分泌减少或缺乏,从而诱发乳糖不耐受症状。
根据GB 2760食品添加剂法规,乳糖酶是食品添加剂酶制剂,仅允许使用在调制乳、调制奶油粉和稀奶油等4种分类中。
既然是酶制剂,一定是要讲活性的,一些只有配料名称,没有标明活性的乳糖酶产品,其水解乳糖的能力值得去怀疑。而国内目前虽然允许乳糖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但是没有乳糖酶的检测方法,所以乳糖酶的标注和宣传就不是很规范,打擦边球的居多,出现像固体饮料、滴剂、益生菌+乳糖酶、数字混淆宣传等等不合规的乱象。
重视质量和科学性的生产企业一般采用国食品化学法典Food ChemicalsCodex,FCC测定方法,乳糖酶分为中性乳糖酶和酸性乳糖酶,其活力单位也不同,中性酶活力单位标示为NLU(Neutral Lactase Unit),酸性乳糖酶活力单位标示为ALU (Acid Lactase Unit)。中性乳糖酶一般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乳糖在包装贮存过程中已经被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适合体外水解;而酸性乳糖酶因为适合酸性环境,可以和奶粉和母乳同时服用,在肠胃中对乳糖进行水解,适合体内水解。
图源: 京东
所以,乳糖不耐受的人群是可以喝牛奶的,只要选择合适的乳糖酶协助补充机体分泌的不足,是可以缓解其不良症状的。那么选择什么样的乳糖酶更合适呢?从健康、营养的角度和长期机体自愈等多方面考虑,建议选择酸性乳糖酶,这样乳糖酶在体内分解乳糖的同时,刺激肠胃分泌乳糖酶,帮助恢复肠胃消化乳糖的功能。
乳糖醇又是什么?
乳糖醇,中文别名拉克替醇,化学名称4-β-D吡喃半乳糖-D-山梨醇。乳糖醇是一种甜味剂,甜度为蔗糖的30%~40%、热量约为蔗糖的一半(8. 4kJ/g)。为白色晶体或无色液体。
乳糖醇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是由乳糖经还原反应制得一种双糖醇;乳糖经催化加压、加氢后过滤,经离子交换、脱色、浓缩、结晶制得。根据反应的温度和浓度不同,分别在水溶液中得到无水乳糖醇、单结晶水乳糖醇和二结晶水乳糖醇;一句话,乳糖醇是人工合成甜味剂。
乳糖醇 (英语:Lactitol )是一种糖醇,可当作食品添加剂或泻药 。可以在食品中作为甜味剂代替白砂糖 ,或是作为乳化剂及增稠剂,在医疗方面亦能当作泻药。
乳糖醇是一种双糖醇,是我国新批准使用的甜味剂。我国规定可用于冰淇淋、饮料、乳饮料和糕点,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在国外,乳糖醇还是一种口服渗透性泻药。适用于成人慢性特发性便秘(CIC),就是不明原因的便秘。
作为一款被追捧的甜味剂,总有它过人之处,比如:
1、它稳定性好。乳糖醇的稳定性较强,在酸、碱、光及高温条件下仍能保持其稳定性。此外乳糖醇的分子结构中不存在游离羟基,是非还原性糖醇,不能发生美拉德反应和酶降解反应。这样将乳糖醇添加到需高温处理或酸性、碱性食品中,可避免和减少食品变质,较好地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
2、它热量低。研究表明,人体摄入乳糖醇后,在血液中检测不到乳糖醇,回收尿中只有摄入量的约0.5%,而粪便中的量可以忽略不计,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和微生物增加,故乳糖醇在大肠中被微生物发酵利用,其释放的热量为8.36kJ/g,约为蔗糖的一半,属于低热量甜味剂。这样乳糖醇可以单独或者与其他甜味剂混合,代替蔗糖制备成低热量食品,满足那些需要能量控制的人群需求。
3、舒适的通便剂。乳糖醇基本不被小肠吸收从而到达大肠在肠道中被微生物发酵生成短链脂肪酸(乳酸、乙酸、丙酸、丁酸等),降低了肠道酸度,刺激肠道蠕动;结肠的转运速度与乳糖醇的剂量成正相关,原因是乳糖醇增加管腔内水滞留和肠蠕动,从而引起排泄物体积增大,增加排泄速度,促进排便。
作者按:
日本提出“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可见奶计划对于全民健康的意义。以前因为经济落后、健康观念的匮乏,大多数人没有喝奶的习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订购鲜奶或者购买奶粉作为基础营养补充。那么了解自身健康状况,了解乳糖的作用、乳糖不耐受的原因、乳糖酶的知识对消费者选择产品具有很大的帮助。
- 营养健康全产业链展示汇聚!10月AAES2022等你闪耀深圳
- 媒体合作推文|8大奖项结果,150+创新品牌共同见证,第四届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重磅揭晓!
- 【全新起航】AAES2022与时代共生——活下来,赢未来!
- FFNS2022倒计时15天!伊利、福建亲亲、无限极、和黄健宝确认参会,最新日程来啦
- 益生菌细分领域的黄金时代,SYNFORU®为你打造从头到脚360度的呵护
- 【思考·洞察】六月寄语:说说产业里“陆地粮”和“海洋粮”的认知差
- 精密发酵技术,植物肉市场的关键“突破”
- 植提桥
- 最新!FFNS2022延期至6月30日举办,品牌商免费参会,先到先得!
- 数据报告,Z世代对肉类替代品兴趣高,植物基的机会在冷冻、零食等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