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森:疫情之后亚洲食品消费市场将出现永久性变化
时间:2020-05-17
浏览数:(3590)
关键词:

随着亚洲地区疫情放缓,各国对检疫限制也有了一定的放松。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Nielsen)近来发现,与病毒爆发前相比,亚洲国家的消费者仍然更有可能选择在家就餐,也更有可能继续选择外卖和送餐服务。 

调查显示,日本是12个亚洲市场中唯一的例外。除日本外,包括中国、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韩国、台湾、泰国和越南在内的11个国家的消费表示,虽然受全球大流行的影响,但他们改变饮食习惯的可能性较小。该公司预测,尽管这些消费者行为的改变有可能恢复到大流行前的“正常”水平,但这种追溯性的调整更有可能不会发生。

尼尔森报告显示,消费者的思维和行动已经重新定位,这将产生长期的后果。对许多人而言,像外出就餐这样的旧习惯可能会永远被新的习惯所取代,转而更容易适应新的、变化了的环境。此外,消费者不仅会重新评估他们在哪里吃饭,而且他们还会更加清楚自己在吃什么。 

尼尔森图片 01.png

图源:植提桥


在中国,内陆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尤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尽管中国现在开始逐渐复工复产,但仍然有86%的人表示他们会比爆发前在家中就餐的频率更高,有89%的人表示他们仍然更愿意在网上购买新鲜产品和生活必需品,同时,80%的人表示将继续关注饮食健康。 

在其他国家,居家用餐已成为重中之重,这一比例在香港为77%,马来西亚为62%、越南为62%、韩国为62%。自1月底以来,食品杂货销售额通常超过了每周快消品平均周销售额的20-25%。该统计数据表明,曾经被视为恐慌性购买的行为可能会更永久地转变为居家消费趋势。

尼尔森数据图片 02.png

其它国家家中消费占比

图源:植提桥


然而,餐厅用餐并没有消失。香港,韩国和泰国的消费者表示对外卖食品和送货上门的需求持续高涨。报告指出,消费者偏好的这些变化有可能极大地影响他们未来的稳定性,因此餐馆和餐饮业应该保持警惕。对于零售商而言,受这种转变的影响,将需要考虑如何进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可能不会在短期内减弱。 

来源:Ingredientsnetwork

编译:Carol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