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可可豆外壳中的活性成分有助于对抗肥胖引起的相关疾病
时间:2019-06-28
浏览数:(2000)
关键词: 可可豆 肥胖

来源:Nutritioninsight

编译:Carol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可可豆壳中的酚类物质对小鼠的脂肪和免疫细胞有很强的影响,这可能有助于逆转与肥胖相关的慢性炎症和胰岛素抵抗。将此酚类活性化合物提取出来添加至食品中,不仅可以起到营养保健的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由于巧克力加工而每年产生的70万吨豆壳废弃物,为资源利用提供可行的创新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Nutritioninsight

 

研究人员发现,可可豆外壳中含有三种的大量的、特殊的有益生物活性物质,分别是原儿茶酸、表儿茶素和原花青素B2,这些化合物也存在于可可、咖啡和绿茶中。

 

该项研究人员、营养科学主任de Mejia表示,该研究的目的是测试可可壳中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是否对消除或减少炎症的生物标志物对巨噬细胞-炎症细胞有效,“我们想知道提取物中的酚类物质是否阻断或减少了对脂肪细胞线粒体的损害,并阻止胰岛素抵抗。”

 

当脂肪细胞被一种酚类化合物或含有所有化合物的水提物处理时,受损的线粒体在白色脂肪细胞(脂肪细胞)中得到修复。此外,脂肪细胞中积累的脂肪较少,意味着炎症被阻断,细胞胰岛素敏感性恢复。

 

脂肪细胞积累过多的脂肪会促进巨噬细胞的增殖,导致毒素的释放,从而刺激脂肪组织。最终,慢性炎症会阻止细胞吸收葡萄糖,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和潜在的2型糖尿病。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Rebollo-Hernanz在含有巨噬细胞的溶液中培养脂肪细胞,以重现炎症循环。他发现,溶液中的炎症条件增加了脂肪细胞线粒体的氧化损伤。在这种溶液中生长的脂肪细胞含有更少和更多受损的线粒体。

 

一旦脂肪细胞被酚类物质处理,它们就会从白色脂肪细胞分化成米黄色脂肪细胞,这个过程称为褐变。米黄色脂肪细胞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脂肪组织,有更多的线粒体和更高的脂肪燃烧效率。

 

Rebollo-Hernanz表示,可可豆壳提取物能够维持线粒体及其功能,调节炎症过程,并维持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若这些酚类化合物是这种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则可以说食用这些活性成分可以预防脂肪组织中线粒体的功能障碍。

 

该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可能为可可豆壳提供了一种新的利用途径。一方面,可可豆壳作为一种工业下脚料,若不及时有效的处理,势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通过处理外壳提取有用成分,可以将环境中的有毒物质降至最低。另一方面,通过再利用可以为可可生产商增加额外的收入来源。

 

目前,可可行业也正在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努力提高透明度是行业当前不遗余力要做的事。可可豆壳的利用也可以让巧克力生产更加环保,还能提高农民收入。嘉吉最近发布的一份可持续发展报告,表明要解决森林砍伐、提高可追溯性等问题,旨在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不久前公开的另一项研究,其中也涉及de Mejia,开发了一种富含酚类化合物的紫玉米,同样被认为对对抗肥胖、炎症和糖尿病有帮助。将玉米果皮或玉米粒的外层部分置于高压水中,提取花青素,然后将富含花青素的提取液进行冷冻干燥,分析表明果皮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和酚类化合物。但de Mejia提醒,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并不是只有一两种化合物发挥作用,而是酚类化合物集合在一起产生了有益的效果。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