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Foodingredients First
编辑:Tony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自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经济改革以来,中国经济一直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以上。截至2016年,按GDP计算,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全球食品行业的主要参与者都在关注中国市场所带来的机遇。
对于食品饮料行业而言,国内的消费市场已经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已经从最初的安全健康上升到功能营养新层次,对产品的定义和诠释已经发生变化。此外,中国的食品饮料行业正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新转变”。传统上,中国是一个口感驱动的市场,但目前消费者开始不断在平衡口感体验和营养需求。
国内食品饮料创新的趋势
优质化、健康、多感官体验、个性化、针对性营养,以及口味与营养的平衡等,这些都是目前推动中国食品创新的趋势,而这些细微的趋势在反映着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变化。
1.多感官体验:快速增长的餐饮服务市场让消费者的口味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无论是餐饮还是零售行业,消费者都在寻找一种更好的体验,包括口味创新、独特的口感和诱人的外观。
2.健康食品:McKinsey市场数据显示,65%的中国消费者具有健康意识,其对健康食品、新鲜和天然原料的需求不断在增加,谈及口味趋势,季节性水果口味和跨类别口味,如甜的和咸的,酒精茶和咖啡,以及碳酸茶和咖啡,这些都提供了很好的机会,除了特殊的工艺,如冷泡咖啡和特种茶的来源。
3.个性化和针对性营养: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趋势,消费者正在寻找适合自己特定年龄和健康需求定制化产品。55%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更愿意购买为他们这个年龄段开发的产品。这一趋势在亚太地区更为明显,那里66%的消费者同意这种观点。
在针对不同人群产品开发方面,Kerry提供许多有针对性益处的功能性原料,比如Wellmune(一种专利酵母β-葡聚糖,临床证明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和GanedenBC30(凝结芽孢杆菌GBI-30, 6086,科学研究证实这种益生菌可提供个性化的消化健康益处)。个性化产品不仅能提供针对性的健康益处,还能让产品在货架上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并增加人们对产品品牌的忠诚度。
中国市场的消费升级
“消费升级”是目前中国发展最为明显的趋势,消费升级也是中国的一个流行词汇。降低关税,更多的线上零售和更好的服务是中国强劲消费支出背后的原因之一,这也是推动全球增长的一种方式。食品和饮料行业也面临着类似的“升级趋势”,需要不断地对产品进行创新和升级。
针对消费市场需求的变化,食品公司需要不断优化产品的口味,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以宜瑞安(Ingredion)为例,针对中产阶级消费者推出各种各样的即食面产品,这些产品中含丰富的成分和营养,同时减少了食品添加剂的应用。此外,该公司将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优势,其位于上海的创意实验室创新中心可以为中国食品和饮料公司带来有竞争力的创新解决方案。
目前,宜瑞安推出多种产品,包括天然调质剂、甜味剂、乳化剂、发泡剂、果蔬浓缩物和用于个护产品中的淀粉来源生物聚合物。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将市场趋势和洞察力与当今消费者对终端产品和饮食风格的需求联系起来。
产品的口感和纹理也很重要。比如,其推出的创新大米淀粉在配料表上只是简单地以大米淀粉的形式出现,旨在帮助生产商生产出在货架期内保持丰富和光滑细腻的奶油状产品。这些清洁标签成分是产品的理想配料,如水果制剂、汤、酱汁和即食食品。宜瑞安还研发出一种可以延长脆度的面糊,以及其他有助于改善家庭外卖油炸食品质量的解决方案。
酸奶类乳制品市场需求明显
亚太地区拥有庞大的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的经济潜力,迅速壮大的中产阶级和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这些因素都推动消费者对方便、健康食品和饮料的需求,以应对繁忙的生活方式,这一点在中国市场更为明显。
泰莱(Tate & Lyle)认为,中国食品和饮料行业在未来几年将增长比较明显,尤其是在乳制品、饮料和便利食品方面。泰莱的特殊淀粉在保质期长酸奶产品中有应用优势。事实上,在中国销售的酸奶中,有三分之一含有泰莱生产的淀粉。目前这些产品的需求没有减弱的迹象,因为预计到2022年酸奶的种类将增长近15%。
与全球大多数市场一样,健康是中国市场的一个关键发展趋势。消费者正在寻找支持他们健康的产品,从促进肠道健康的益生菌和益生元,到实现体重管理的低糖和低卡路里。
在中国本土,这被趋势称为“轻享受”,因为消费者在寻找更小的份额或更轻版本的享纵选择,特别是那些具有异国情调和独特质地的产品。Innova Market Insights 2018年全球食品饮料第二大趋势是“轻享受”。到2019年,人们对食物“少即是多”的态度明显成为一种趋势,不仅在广泛的食品和饮料应用领域,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是如此。
2018年,泰莱将其在上海的食品应用实验室增加了一倍,以满足客户对新产品开发支持的需求,尤其是对糖和卡路里的降低以及纤维的浓缩的需求。自2014年以来,公司在中国南通的聚葡萄糖可溶性纤维生产工厂的产能翻了两番,这反映出中国和全球对膳食纤维的需求日益增长。
中国的消费者总在寻找异国风味的饮食体验。最近,泰莱与上海实验室的客户合作,开发创新产品,如发酵米优酪乳、芝士茶和多质地慕斯。植物性饮食在中国非常流行,尽管植物性产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意味着消费者认为这些是传统产品。这种偏好与更广泛的清洁标签趋势有关,因为消费者希望购买的产品成分简单、易于识别,尤其是加工程度最低的天然产品。
- 营养健康全产业链展示汇聚!10月AAES2022等你闪耀深圳
- 媒体合作推文|8大奖项结果,150+创新品牌共同见证,第四届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重磅揭晓!
- 【全新起航】AAES2022与时代共生——活下来,赢未来!
- FFNS2022倒计时15天!伊利、福建亲亲、无限极、和黄健宝确认参会,最新日程来啦
- 益生菌细分领域的黄金时代,SYNFORU®为你打造从头到脚360度的呵护
- 【思考·洞察】六月寄语:说说产业里“陆地粮”和“海洋粮”的认知差
- 精密发酵技术,植物肉市场的关键“突破”
- 植提桥
- 最新!FFNS2022延期至6月30日举办,品牌商免费参会,先到先得!
- 数据报告,Z世代对肉类替代品兴趣高,植物基的机会在冷冻、零食等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