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Nutraceuticals World
编译:Kevin
鼓励食用昆虫源食品,是减少肉类生产对环境影响的有效手段之一。数据表明,昆虫制成的食物生态足迹相对较低,由于其营养含量高,可以作为现有蛋白质来源的可持续补充。
在西方国家,昆虫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食物,消费者食用昆虫源性食物的意愿较弱。然而,随着消费者意识到食品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人们对昆虫作为食品的接受度往往会增加。
东芬兰大学和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纯素食者、非纯素食者和杂食者对昆虫食物的消费意愿。他们调查了这些饮食群体对食用昆虫源性食物的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食物新奇恐惧症,以及食用昆虫源性食物的条件。共有567人参与了这项在线调查,调查对象中,73%是杂食者,22%是非纯素食者,5%是纯素食者。
调查结果显示,纯素食者对食用昆虫源性食物的态度最为消极,与杂食者和非纯素食者相比,其食用昆虫的主观规范较弱;与杂食者和非纯素食者相比,纯素食者对昆虫的感知行为控制更强。此外,纯素食者比其他素食者更坚决地不吃昆虫来源的食物,即使这些食物营养丰富、安全、实惠、方便。纯素食者的意愿较弱,态度消极,未来吃昆虫的意愿较低,与杂食者和非纯素食者相比,表现出不同的饮食特征。
另一方面,非纯素素食者对食用昆虫持保持最积极的态度,非纯素素食者和杂食者都认为食用昆虫是明智的,可以解决世界营养问题。相比之下,纯素食主义者认为食用昆虫是不负责任的,是不道德的。
研究人员表示,这是预料之中的:这三组人之间会有差异,纯素食者对吃昆虫持最消极的态度。纯素食主义者把昆虫视为生物,就像其他动物一样。来自东芬兰大学的Anna-Liisa Elorinne表示,素食者的调查结果还表明,在西方国家吃昆虫并不能解决世界粮食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在可食用食物一直被浪费的情况下。
然而,这些发现并不能推广到所有饮食类别的人。研究人员使用了便利抽样,这可能造成了一种选择偏差,即与总体人群相比,受访者对昆虫的消费态度更为积极。此外,受访者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和城市居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影响食品选择的人口结构。
- 营养健康全产业链展示汇聚!10月AAES2022等你闪耀深圳
- 媒体合作推文|8大奖项结果,150+创新品牌共同见证,第四届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重磅揭晓!
- 【全新起航】AAES2022与时代共生——活下来,赢未来!
- FFNS2022倒计时15天!伊利、福建亲亲、无限极、和黄健宝确认参会,最新日程来啦
- 益生菌细分领域的黄金时代,SYNFORU®为你打造从头到脚360度的呵护
- 【思考·洞察】六月寄语:说说产业里“陆地粮”和“海洋粮”的认知差
- 精密发酵技术,植物肉市场的关键“突破”
- 植提桥
- 最新!FFNS2022延期至6月30日举办,品牌商免费参会,先到先得!
- 数据报告,Z世代对肉类替代品兴趣高,植物基的机会在冷冻、零食等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