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时代,不重视知识产权,将会是企业新的危机
时间:2018-11-22
浏览数:(6180)
关键词: 大健康时代 知识产权

文/杨雪芬(作者系正尚律和集团联合创始人、反侵权联盟常务副理事长 )

 

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摆到重要地位和工作日程,要求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树立“大健康”理念,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十九大报告中,他又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大健康”的信号频频释放,带“火”了医疗、食品、养老、保险等一整条经济链。这其中,保健品当属争议最大的行业之一了。

 

一)“乱象期”已过,IP时代到来

 

很难有一个行业,恶评如此之多,需求也如此之多。

 

过去,一提到“保健品”,消费者难免联想到“夸大功效”、“诱骗老年人”、“坑爹计”等负面评价。但实际上,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法力度加强,保健品行业正在逐步规范,展现出新气象。近年来,行业内部的乱象得到很好的肃清,保健品企业的运营与品牌形象逐渐趋向系统化、健康化。

 

TIM截图20181122140639.png

2010-2017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包含保健品在内的大健康行业整体形势向好。《2016-2021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运行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就已经达到全球第一,突破了3万亿元。另有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每年的保健品销售额都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以上。

 

国内的保健品企业已经实现规模化发展,用产品质量为企业积累品牌美誉度。

 

但新的难题又接踵而至——品牌在崛起的同时,各种仿冒产品也随之面世。

 

汤臣倍健把市场逐渐做大的时候,“汤臣利健”、“汤臣康健”等仿冒品旋即出现,曾导致汤臣倍健频繁遭到消费者投诉。

 

“没有‘蓝帽子’的产品或假冒‘蓝帽子’的产品干了坏事,但最终都扣在有‘蓝帽子’的身上,你说这冤不冤?”中国保健协会副秘长贾亚光说,保健食品市场之所混乱,并不是保健食品自身。(《汤臣利健仿冒汤臣倍健频遭投诉,李鬼毁李逵名声》人民网,2012年8月)

 

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保健品 打假”,涌入眼帘的文字触目惊心:“案值过亿”、“万箱假货”、“造假窝点员工也要打卡上班”、“纽斯莱”、“汤臣利健”、“汤臣康健”、“康福莱”……

 

一边是国人愈加旺盛的健康产品需求,一边是屡禁不止的假冒伪劣和山寨。经过时间考验,熬过了乱象期,谁能想到还有假冒伪劣猖獗在后呢?保健品企业想必也是焦灼难安。

 

二)主动打假,刻不容缓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世贸组织披露,全世界受假冒伪劣产品影响的市场额达到了3000亿美元,每年假冒伪劣产品的成交额已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0%。在中国,假冒伪劣产品规模是3000-4000亿元,特别是食品、烟、酒、农资等行业,已是重灾区。

 

根据《2017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统计报表》,去年全年,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查处食品(含保健食品)案件25.7万件,货值金额6.8亿元,罚款23.9亿元,没收违法所得1.6亿元。责令停产停业1852户次,吊销许可证186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568个,移送司法机关2454件。

 TIM截图20181122140711.png

杨雪芬律师受邀参加2018年中国天然健康产品行业大会

 

中国消费者协会2016年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约七成消费者对国内保健食品市场总体评价“不太满意”,满意度只有三成。此外,超过六成的消费者对市场上所谓“保健食品”的广告宣传信任度较低。

 

市场环境波云诡谲,航标随时转向。面对品牌声誉的逐步溃败,仅依靠消费者投诉和执法部门行动来打击侵权,显然是行不通的。

 

除了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做好品牌营销和危机公关,企业还需要在维护知识产权方面,立即加速。这是对消费者食品安全负责,也是对企业命脉负责。

 

那么,如何才能把自己的商标与专利牢牢攥在手里,不让“李鬼”坏了自己的名声?

 

我的建议是,企业主动打假。

 

面对侵权,企业要主动全面地搜集证据,可以直接或者托人购买假冒产品,对假货进行拍照,对售卖假货的商家拍照,利用各种手段留下证据,并且进行公证。

 

搜集好证据之后,直接走司法程序,争取公正赔偿,让制假售假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三)企业维权需要专业化

 

这些年,许多保健品企业开始了主动打假维权之路。

 

云南白药集团专门成立了打假部门,运用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打假维权。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则将售卖仿冒产品的商家告上了法庭。

 

在政策与制度的大环境,主动搜索侵权线索、保留证据、诉诸法律,是企业正本清源、维护品牌形象的最佳途径。但实际情况是,维权不易。调查取证、取得线索、证据公证,都需要十分专业的人才队伍和雄厚的资金支持。

 

侵权往往涉及的地域广、数量多,取证工作量巨大;相关法律知识和维权经验欠缺,企业在法庭上、谈判桌上,都难免处于被动局面。要想全面取证、彻底打击、获取公正赔偿,企业势必要付出高昂的人力、财力成本。

 

TIM截图20181122140745.png

杨雪芬律师(左)受邀参加2018年中国天然健康产品行业大会

 

想要降低维权成本与风险,企业最好与专业的法律服务机构合作。专业律所在调查取证、材料准备和诉讼中,专业律师机构能够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彻底打击侵权,为企业争取最大限度的赔偿,最终节约企业成本,维护好知识产权。

 

作为国家战略的知识产权,保护着整个国家的创新动力,也保护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除了享受知识产权带来的利益,企业也应该用知识产权战略武装自身,为企业品牌、经济收益保驾护航。

 

正尚律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专家

正尚律和集团成立于2011年,总部设在北京,是一家全国性的专业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商标、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侵权排查及维权打假服务

正尚律和集团在全国范围内拥有46家分公司、32家律师事务所、员工总数近2000名。能在第一时间全面高效的打击侵权行为,保护企业的形象,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