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美国的人群更容易肥胖?原因是……
时间:2018-11-13
浏览数:(1540)
关键词: 移民美国的东南亚人 肥胖

近日,《细胞》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移民导致的肠道菌群的变化在肥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东南亚的居民移居到美国之后,肠道菌群也会被“西方化”,而这可能会让移民出现代谢方面的健康问题。

TIM截图20181112110141.png

研究者发现,“新来的”移民者肠道中的普氏菌株(Prevotella strains)会被拟杆菌替代,进而失去与植物纤维降解有关的细菌酶。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明尼苏达大学的生物学家Dan Knihgts表示,当移民者刚到达美国之后,就开始失去肠道中的“原住”菌群,并且逐渐获得和欧美人一样的“外国”菌群。但问题是新获得的菌群无法补充失去的菌群,这让移民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减少了。

 

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在调控宿主的代谢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又受到宿主长期饮食的影响,而肠道菌群也会反过来影响宿主饮食。研究者发现,生活在乡村本土的人群,肠道菌群更具多样性,包括工业化地区人群的肠道中没有新型微生物种类。

 

更重要的是,难民更容易受到体重增加的困扰。调查数据显示,流落到美国的东南亚难民,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仅次于移民。

 

在这项研究中,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索马里、拉丁美洲和老挝的研究人员,共同评估了移民及流落美国的香港和韩国人的肠道菌群和膳食情况。在这批外来人群中,有的刚刚来到美国,有的则在美国居住40年以上,这也让他们的肠道菌群可以发生充分的变化。

 

这批受试者中还包括第二代移民(在美国出生),研究人员想要确认第一代美国移民的肠道菌群变化是否会遗传给下一代。

 

最后研究跟踪调查了19名流落美国的韩国难民,他们到美国的时间为6到9个月不等,研究人员在这些难民刚到美国的时候,就开始跟踪调查了。此举的目的是评估短期移居美国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在跟踪调查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西方菌株拟杆菌属开始在非西方菌株普氏菌中出现。不过,这种西方化的现象同样会出现在刚出生的美国人——在其生命的头十年。此外,外来人群在美国居住的时间越长,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就越低。

 

受试者的膳食记录则表明,更加西方化的饮食在改变肠道菌群结构的过程也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造成最后结果的全部。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第二代移民中,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也降低了,但他们表示并不清楚具体原因。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那就是移居到美国的东南亚受试者,失去的的肠道多样性会遗传给下一代。事实上,之前有研究人员已经才动物身上看到了这一现象。

Gut-and-immigration-2.jpg

尽管这项研究并没有搞清楚肠道菌群发生变化及肥胖概率攀升和移居美国之间的关系,但也揭露这样一个事实:肠道菌群西方化会导致肥胖。研究者指出,当移居到一个新国家时,移民者被改变的不仅仅是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还有这些微生物所携带的酶,它们会影响特定食物的消化,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体健康。

 

来源:Nutra ingredients-usa.com

编译:Kevin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