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T、大麻、姜黄素、益生菌、真菌蛋白……这些热点品种如何在趋势与概念更迭中快速前行?
时间:2018-10-31
浏览数:(6180)
关键词: MCT、大麻、姜黄素、益生菌、真菌蛋白

一晃植提桥杂志已经满十岁,作为一个行业老兵,看着植提桥从蹒跚起步到今天成为行业中极具影响力的媒体。经常为植提桥的坚韧、执着以及对梦想的追求而感动,借此植提桥创立十年之际,谈谈对行业过去十年发展的一些个人看法。

 

回看植物提取物行业过去十年发展,我们必须从全球的视角看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必须改变单纯的从产品的角度看问题的思维以及由此去看行业的发展,因为这个世界正在急速的变化,植物提取物行业不可避免的被时代的潮流挟裹前行。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过去十年植物提取物行业的变化,那就是:整个行业已经改变了过去以产品变化为主导的市场趋势,过去的十年植物提取物行业一直是处在概念与趋势不断变化的发展过程中。

 

一、清洁标签——植物提取物行业标志性变化

2008年Michael Pollan,出版了“保卫食物”一书,拉开了人们追求清洁标签的序幕。发展至今消费者对此持续不断追求:简短的配料表、简单易读的配料、去除麸质、不含合成色素、不含合成防腐剂、不含合成甜味剂、不含香精,拥有充分的社会责任感已成为目前行业的普遍共识。非常遗憾的是中国大健康产业的生产企业很少注重这方面的消费教育,总是喜欢用更复杂的配料表迷惑消费者的判断,这是一件很让人忧虑的事情。

 

二、美国的纽约检察长办公室向美国营养品行业的致函(AG事件)改变了什么?中国的银杏叶事件又改变了什么?

美国AG事件和中国的“银杏叶事件”是2015年在中美两个国家同时向假货和草药中掺假的一次重拳行动,AG事件发生在2015年2月,中国的银杏叶事件发生在2015年5月。因文章篇幅受限我们不在这里赘述事件发生的详情;我们更注重这两件事情的结果,AG事件的结果是美国两大健康品巨头GNC、NBTY近几年业绩大幅下滑,这是涉事者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我们发现美国整个行业在进步,重视原料源头管理与甄别、DNA条码技术应用、真正注重品质和技术的公司在健康发展。而在中国除了个别企业被重罚之外,似乎一切都没有改变。政策与法规的连贯性和科学性对中国植提行业的推动和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在这方面我们始终感觉力不从心。

 

三、有机食品无疑是过去十年最热点和增幅最快的产品概念

美国早在1990就开始实施《有机食品法案》,规定有机食品生产、处置和加工必须使用天然物质,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物质,最终产品不得有农药、化肥。但真正的有机产品应该比这更严格。目前的问题是谁来监管和认证有机食品的生产过程和真实性。从近期很多国际知名有机认证公司报出造假丑闻后,我更坚定一个想法,目前国际有机食品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已经超过400亿美元的这种增速真的太快了。作为一个健康产业的从业者,我们期望把健康的产品给消费者;但我们更期望有机食品是真正的有机食品。而谁又能说清楚目前市场上有多少概念性产品。

 

四、千禧时代消费者将改变整个健康品行业的走势

这是过去十年间整个植物提取物行业消费市场发生的最大的变化,千禧时代的消费者不再重视传统,这无疑会对建立在各国悠久使用历史和传统草药理论上的植物提取物品种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挑战;简单、个性和自我认知能力正在很多方面颠覆着植物提取物的使用和发展。一个不可否认的实施,植物提取物的发展必须改变片剂和胶囊的食用形态,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零食化、食品化已经成为健康品使用的主要形态。

 

五、人们对肠道健康的重视才刚刚开始

尽管不是所有人都清楚很多慢性病都和肠道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但肠道健康越来越引起消费者的重视这是近几年最流行的趋势。在此趋势的推动下益生菌在功效质疑中高速发展,全球销售额超过360亿美元。根据最新调查:到2017年美国愿意并认知益生菌添加的消费者占比已经大于42%,而2008年这一数值为12%。

 

另一类重要产品益生元美国愿意并认知添加的消费者也提高到17%。同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认知改善肠道健康单靠益生菌是不行的,益生菌与益生元的搭配使用才是最好的选择,于是一个新的名词合生元诞生。这一切似乎只是刚刚开始,人们在这一领域更多的只知道结果,而关于真正机理还处在探索当中,究竟是补充益生菌增加肠道有益菌的种类和数量有效,还是补充益生元激活肠内有益菌的数量更好?改善肠道的真正功效是益生菌的数量增加还是在益生菌发酵益生元产生的短链脂肪酸才是真正的健康因子?我个人相信综合因素可能是真正的机理,但这似乎对于研究者而言难度更大;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对此充满信心,随着研究的深入肠道健康一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六、体重管理重新被推到一个新的巅峰

体重管理是健康产业一个永恒的话题,过去人们更多的是在单一产品的追求,从最早的麻黄素、粉防己,到近期的绿茶、藤黄果、蝴蝶亚、生咖啡豆提取物。但在近期这一趋势发生重大的变化,人们开始采用生活方式的改变去减肥。生酮饮食成为全球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寻找好的脂肪使椰子油来源的中链脂肪酸(MCT)成为目前国际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产品。轻断食、辟谷也成为人们经常尝试的减肥方式。到底是食用低碳水化合物还是均衡饮食一直是一个科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和麻黄、粉防己用于减肥有重大副作用一样。我们目前还没有找到哪一种减肥方式是科学和安全的,这和人体基因、饮食及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很显然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基础工作要做;体重管理也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会成为健康产业永恒的话题,寻找好的植物来源的新成分和饮食方式任重道远。

 

七、互联网正在淘汰哪些躺在传统上睡觉的人

根据NBJ报告的统计,早在2015年美国草药产品的销售中互联网渠道的销售占比已达38.4%,近年来随着亚马逊的进入、Iherb的兴起、跨境电商的发展。互联网正像在其它领域一样以不可逆转的趋势改变着人们的购买和消费习惯。而在互联网销售中受植物提取物和健康教育的特殊性,MLM(多层次信息网络营销)正成为互联网销售的主流渠道,这种销售方式在中国过去是以直销的形式出现的,现在的体现形式为新零售或社群营销;个人认为在解决了法规障碍加上技术与质量保障后,这一营销方式正以几何级数增长,目前,我们需要把握的是法规、自律与有序发展。但无论如何这一趋势都已成为主流,植物提取物的终端产品不是我们抱守传统的借口,融入主流才是智者的选择。

 

八、寻找好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机体所有重要的组成部分都需有蛋白质的参与。在健康产业寻找好的蛋白一直是人们不断的追求,大豆蛋白是人们十几年来一直使用最多的蛋白质;但是因为转基因和雌激素的困扰,人们对大豆蛋白的使用变得非常的谨慎。于是催生了豌豆蛋白、目前市场上开始流行火麻蛋白,但从总的使用体量看受限于资源储量大豆蛋白仍然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占据主导地位。近几年在蛋白质行业的另外两个流行趋势是:1、胶原蛋白的广泛使用,相比大多数蛋白质只含少量甘氨酸,胶原蛋白是一个重要的例外,它含三分之一的甘氨酸,以及一般蛋白中少见的羟脯氨酸、焦谷氨酸和其他蛋白质几乎不存在的羟基赖氨酸 ,这使得它在美容和修复软组织等方面有着突出的功效,进而成为近几年健康市场的流行产品。2、蛋白肽是蛋白质经酶解后形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其核心是比蛋白质更容易吸收,而且有些小分子肽还具有治疗作用。 中国大健康产业2018年的主题就是小分子肽和胶原蛋白,当然胶原蛋白国际市场早在五年前就开始流行起来,而小分子肽的市场火热则是一个意外事件,因此,整个市场也显的参差不齐。基于健康产业的消费特点人们对好的蛋白的寻找会一直持续,个人预测,下一个热点蛋白应该是海洋生物蛋白和真菌蛋白,而在这两者之间更看好真菌蛋白。 

 

九、CBD(大麻二酚),天使还是魔鬼?

大麻作为一种古老的栽培植物,很早就有相关的记载。药理研究表明,大麻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大麻素类化合物(Cannabinoids ),目前已知天然大麻素有70种,其中四氢大麻酚(THC)、大麻二酚(CBD)是大麻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大麻二酚是大麻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大麻中的非成瘾性成分。在医学上具有减轻炎症、惊厥与焦虑、疼痛和呕吐的作用,在抗抑郁、抗癫痫、抗癌、止痛、镇静方面效果显著。随着欧洲的研究与使用,美国在特朗普上台之后各州纷纷宣布吸食大麻合法;这也是美国政治上的滑稽事件,特朗普的本意是要禁掉大麻。因为和麻黄一样市场担心消费者会对大麻中的成瘾成分四氢大麻更感兴趣,有利益就会有犯罪,这是大麻的困境。另外,尽管可乐已经开发出含CBD的饮料,但更多的大公司对此持观望态度;目前这个产品的现状是在市场还不明确的情况下,产业布局已经如火如荼,在这方面商人的本性显现的淋漓尽致。

 

十、姜黄素——印度人告诉我们只有持续的在研发上下功夫才会有收获

姜黄是给咖喱食品提供黄色的香料。它在印度已有数千年的烹饪和药用历史。最新研究发现这种草药根茎确实包含有保健作用的化合物。这些物质叫做姜黄类化合物,其中以姜黄素最重要。姜黄素是一种天然抗炎化合物、姜黄显著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姜黄素提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姜黄素降低心脏病风险、姜黄素有预防癌症作用、姜黄素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姜黄素保健品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好处。姜黄无疑是近几年美国市场的草药之星。他也打破了美国市场提取物单品市场超不过3亿美元的魔咒,印度的主要生产企业萨宾莎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身在行业其中,感受时代的变迁;这十年是局变的十年,许多传统被改变了;在这十年的变化中,中国企业没有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行业的发展感觉十分吃力,不是行业没有发展,是我们太传统了,是时候与传统告别的时候了。愿此文能多少对业界有一些帮助。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