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糖尿病出发,聚焦大健康产业下如何科学防控心血管疾病┃CNIC2018:心血管健康 慢性病预防
时间:2018-09-27
浏览数:(1701)
关键词: 心血管健康 CNIC2018

心血管疾病是造成全球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因具有高死亡率、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而被称为全球“第一杀手”,泛指由于高血脂、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其中糖尿病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糖尿病患者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其心血管健康状况又如何呢?

 

根据“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肥胖患病率为10.9%、高血压患病率为52.2%、代谢综合症患病率为69.5%,糖尿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比例高达36.4%,可见,我国糖尿病患者中潜伏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尤其严重。另有报道显示,慢性病越来越倾向于年轻化,2013-2014年间,35-46岁之间的心血管死亡率中国占22%,美国为12%,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可能会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由此可见,若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将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局面。

 

英国心脏协会(British Heart Foundation)一项最新数据分析称,预计到2035年,英国因糖尿病导致的心脏病和中风人数将会增长29%,这一增长率可能会给英国医疗服务带来前所未有的负担。2012年英国糖尿病患者共计支出医疗费用98亿英镑,按此计算,到2035年将会达到169亿英镑(约217亿美元)。随着糖尿病不断盛行,预计2035年近3.9万糖尿病患者将会有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与2015年相比上升9000人,同时,将有超过5万人患中风,人数上升1.1万人。

 

根本性预防是关键

根本性预防是美国心脏协会针对心血管健康提出的理念,一方面是疾病发生之前就达到有效预防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在疾病发生之后避免其再次发生的可能性。血糖、血压、血脂是心血管病发的连续性关键因素,因此,要从根本上预防,从调节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开始,将这些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水平降至安全线以下。合理饮食、保持规律的生活方式、膳食补充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其中在日常饮食中纳入营养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似乎正成为慢性病预防的新流行元素。调节血糖,哪些天然功能原料备受关注呢?
》低GI食品原料
像五谷杂粮面包、燕麦、大豆、蔬菜、水果等纤维含量高,都是GI值较低的食物。就食品原料而言,膳食纤维类产品都是低GI食物。欧盟批准的健康声称具有降低餐后血糖升高的原料,很多就属于这类低GI食品原料。
 1
、菊粉
菊粉型果聚糖在人体上消化道不会被消化降解,因而不为小肠吸收并完整地进入结肠,在结肠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短链脂肪酸,进而影响循环中游离脂肪酸的浓度以及具有调节血糖作用的胃肠激素的浓度,从而改善血糖水平。2014年,由Beneo-Orafti、Sensus和Cosucra-Groupe Warcoing联合申报的菊苣来源菊粉获欧盟健康声称:“降低餐后血糖值和胰岛素响应”。
 2
、甜菊糖苷、赤藓糖醇、果糖
甜菊糖是天然低热量甜味剂,摄入人体后不被吸收,不产生热量,是糖尿病和肥胖病患者都适用的甜味剂。
 
赤藓糖醇是天然零热量的甜味剂,也是人体耐受量最高的甜味剂。赤藓糖醇的平均血糖指数和平均胰岛素指数比木糖醇更低,而且还具有抗氧化活性,因此是一种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甜味剂。将木糖醇和甜菊糖结合起来,木糖醇还可以中和甜菊糖的苦味。
 
果糖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己酮糖。存在于蜂蜜、水果中,果糖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要比葡萄糖和蔗糖等传统糖都要慢,并且果糖的代谢并不依赖胰岛素,而是直接进入人体肠道内被人体所消化利用。所以,果糖的升糖指数才远远低于传统糖。2013年6月欧盟批准了果糖“降低血糖升高”的健康声称。
 
3
、抗性淀粉
宜瑞安生产的HI-MAIZE(高直链玉米)抗性淀粉产品是一种来源于不同玉米中的膳食纤维,其中直链淀粉含量非常高,在人体消化系统中不易消化。宜瑞安表示,目前已经有超过20多项人类临床试验证明,高直链玉米抗性淀粉在降低餐后血糖、胰岛素反应、第二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外,9项临床研究证明,其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度(2型糖尿病的重要标志),改善葡萄糖耐量测试反应,它还能够帮助消费者维持正常的血糖指数以及整体的血糖健康。该原料的健康声称得到美国FDA批准。另外,NSFI(国立淀粉食品创新公司)、卡夫、罗盖特等食品公司其大麦或玉米来源的抗性淀粉均获得过EFSA的健康声称。
 
》其它天然功能原料
 1
、姜黄素
研究表明,在研究中发现服用姜黄素,能活化AMPK(效果是常见降糖药物Metformin的400倍),并具有并改善胰岛素敏感度、预防及改善糖尿病的效果。AMPK为促进能量代谢的辅酶,能抑制肝脏的糖质新生(Gluconeogenesis)并促进葡萄糖吸收,是目前治疗第二型糖尿病的重要分子标耙
 2
、不饱和脂肪酸
2016
年,发表于《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高血清ω-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水平与2型糖尿病风险显著降低相关。(Am J Clin Nutr 2016 Mar 23)
 
在体内,亚油酸(LA)可转换为其他ω-6多不饱和脂肪酸:γ-亚麻酸(GLA)、DH-γ-亚麻酸(DGLA)和花生四烯酸(AA)。这些脂肪酸也可以从饮食中少量获得。AA可从动物产品中获得但体内AA浓度主要反映亚油酸的内源性生成。
分析表明血清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与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相关,而GLA和DGLA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高相关。
 
研究人员说道:“亚油酸为一种必须脂肪酸,无法在体内生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因此,血液中亚油酸水平反映膳食摄入量。亚油酸最佳来源为植物油、坚果等,因此这些食物对预防2型糖尿病而言可能有益。”
 
3
、马齿苋提取物
花臣推出的Portusana (EFLA 308)产品是由马齿苋的提取物制作而成,并且已经通过了科学临床测试,其主要通过作用于三个关键机制促进血糖代谢。首先,它能够明显降低肠道中Caco-2细胞的葡萄糖吸收能力,一种有利于食物的血糖负荷作用于身体。其次,该产品能够明显的刺激血糖吸收进入细胞。最后,该产品能够调节核受体(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这是一种可以调节葡萄糖代谢的受体。除了这些方面以外,其还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血糖浓度。
 
4
、白芸豆提取物
美国Pharmachem 公司新产品研发资深总监Mitch Skop 表示,18项人类临床试验已经证明Phase 2白芸豆提取物具有健康减肥和控制血糖水平的作用。
 
Phase 2
是Pharmachem公司采用专利技术从美国白芸豆中提取的天然淀粉阻断剂,经临床验证并被美国FDA认可的,能阻断淀粉类食物(米饭、面食、杂粮及相关食品)中淀粉的分解,从而阻断热量摄入,实现减肥或控制血糖的目的。
 
5
、碧萝芷
贺发研究公司的产品研发部主任Carolina Burki-Sozzi指出,大量的研究和临床结果发现碧萝芷对糖尿病和血糖水平的调节具有一定作用。比如,2008年《营养研究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天然碧萝芷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包括降低血糖水平、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等。
 
2013
年《植物治疗研究》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碧萝芷能够降低代谢综合症危险因素,包括腰围肥胖、高胆固醇、高血压、高血糖等。此外,天然碧萝芷还能改善患有代谢综合症病人的肾功能。Panminerva Medica中发表的研究也表明碧萝芷具有抗氧化效果,能够控制血压、降低血糖和因减肥引起的BMI(体质指数)。
 
此外,桑叶、葛根、黄精等我国药食同源的原料都是降血糖产品开发的常用功能原料。
 
关注CNIC2018,关注大健康

“辅助降血糖”是我国CFDA批准的27项保健功能之一,截止到目前,该功能项下批准注册的保健食品有300余个,仅占注册保健食品的2%。产品也多以胶囊、片剂为主。在大健康时代背景下,面对心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功能食品可以做什么呢?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食品功能化,同时也更加关注保健功能的食品化,希望产品多以咀嚼、口服等方式,以克服胶囊、片剂等带来的吞咽困难。这也为功能食品生产企业带来了生机。企业进入市场的切入点是什么?又何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呢?

 

植提桥特于2018年10月25日-27日在上海举办“CNIC2018:下一个十年 大健康•崛起”盛会,大会将以“健康产业,健康经济,健康中国”为主题,其中专设“提升‘研’值,赋能成长D——心血管健康/慢性病预防”平行论坛,植提桥很荣幸邀请到了康宝莱、乐康瑞德、东阳光、上海疾病预防中心等机构企业的多位重量级嘉宾,为您科学解读2018心血管健康大数据,以及大数据背景下的人类健康发展之路,让疾病预防真实走进你我。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