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饮食”,真的好吗?
时间:2018-08-13
浏览数:(1578)
关键词: 生酮饮食、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糖尿病

一提起糖尿病,字面上大部分人并不陌生,但是在字面的背后,一组惊人的数据显示,中国约有1.09亿糖尿病患者,数量几乎占中国总人口数的1/10,如此庞大的数字,不禁让人不寒而栗。究其原因,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功效下降所致,因此胰岛素在发病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很多人愿意选择饮食调节的方式来达到预防或改善某种疾病的目的,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也不例外。

 

目前有一种非常流行的生酮饮食法,即一种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饮食计划,此前一直被认为可以帮助减肥,而备受看好。但是近期发表在《生理学杂志》(Journal of Physiology)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生酮饮食法,虽能短期有助于减重,但在饮食早期可能会导致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生酮饮食与Ⅱ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紧迫的挑战之一,其最终原因尚未完全明了。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经从血液中释放并参与调控血糖水平,同时也向肝脏发出停止分泌糖的信号。一旦这个系统受损,那么机体就不能正确的使用胰岛素,其结果就表现为高血糖症状。

 

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喂食两种不同的饮食方案,即生酮饮食和高脂肪饮食,其中后者会导致肝脏对胰岛素产生抵抗,然后进行标准化代谢实验,探究在胰岛素作用期间,动物体内产生的糖分(主要是肝脏)和组织(主要是肌肉)对糖分吸收的影响。

 

结果发现,尽管生酮饮食喂养的动物在禁食状态下看起来很健康,但与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西式饮食(HFD)喂养的动物相比,它们表现出的葡萄糖耐受性下降的程度更大。此外,还发现这种效应并不是葡萄糖清除或组织葡萄糖吸收受损导致,而是由于胰岛素抑制了肝脏葡萄糖的产生。数据分析显示,摄入HFD对内源性葡萄糖产生的早期影响,可能是对脂质摄入和氧化增加的正常生理反应的一部分,并且全身胰岛素抵抗是由于向EGP衍生的葡萄糖中添加膳食葡萄糖所致。

 

因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生酮饮食控制血糖水平并不正常,肝脏中存在胰岛素抵抗,当肝脏无法对正常水平的胰岛素做出反应来控制血糖水平时,这可能会增加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同时研究人员也表示,小鼠实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目前只能推断短期的生酮饮食是如何影响人的健康的,未来的计划是进一步进行人体实验研究。此外,该项研究没有分析长期生酮饮食是否会导致肥胖,其背后的机制需要商榷;关于低碳水化合物和常规高脂肪碳水化合物饮食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的生理反应,从而在肝脏中引起胰岛素抵抗,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减肥VS糖尿病

最近几个月,基于低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饮食热度一度飙升,掀起了减脂高潮。对于这一现象,《世界食材》杂志近期刊登了一篇文章,从几位营养师角度探讨了这一趋势以及其他减肥策略。

 

营养学家Sharon Palmer表示,虽然生酮饮食非常受欢迎,但是并没有证据证明其对健康有好处,反而这种流行会驱逐许多健康食品,例如全谷类、水果、蔬菜及豆类等,片面的追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严格比例,长期以往,一些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纤维和植物性物质就会缺乏。此外,对于酮症是否是身体长期存在的理想状态,也无从而知,最健康、最有效的减肥方法就是长期坚持餐食减肥。

 

注册营养师、英国饮食协会(BDA)发言人Kirsty Barrett认为,虽然有证据证明生酮饮食确实能促进减肥,但是并不比其他一些饮食方式优越。人们可能更倾向于那些有助于增加饱腹感的食物,如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还有一些富含低碳水化合物的蔬菜,如纤维。古代人们的饮食习惯更倾向于生酮饮食,因为在古代,所提倡的许多食物都是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组成部分。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