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一些大胖子都喜欢吃甜食,或者是喝碳酸饮料,有些甚至还要在茶水和咖啡中加糖。后来,有企业告诉那些想要减肥的胖子,说人工甜味剂不会让你的体重再增加。但不幸的是,一些研究证实,这是不存在的。
如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就进行了相关的试验。2018年3月,在伊利诺斯州芝加哥举行的第100届内分泌学会年会上,研究者发现人工甜味剂和代谢综合征的消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当一个人表现出胰岛素抵抗,“坏”胆固醇水平升高,血压升高,以及血凝块的风险增加时,被会诊断为代谢综合症。这类患者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超重或肥胖的人,并且腹部堆积这厚重的脂肪。代谢综合症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心脏病和中风风险,还会让糖尿病风险增加3到5倍。
人体干细胞研究表明,低热量甜味剂会让多余的脂肪堆积在细胞中,而且成剂量依赖性——这意味着随着甜味剂剂量的增加,细胞中堆积的脂肪会越来越多。这种结果最容易发生的情形是,因为一种名为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基因活性增加,胆汁更多的葡萄糖进入细胞。
研究者发现,将覆盆子粉、黑孜然籽粉和红葡萄籽粉混合在一起的 Organic Seeds of Life,或许有助于减少脂肪的堆积。该混合成分富含类黄酮、抗氧化剂、花青素、亚麻酸和大量的重要营养素。
研究人员将干细胞(可以转化为骨骼、软骨或成熟脂肪细胞的细胞)暴露在三氯蔗糖的人工甜味剂环境中,并将其放置在培养皿中12天。
研究人员表示,0.2毫克分子的三氯蔗糖,与每天摄入大量低卡路里甜味剂的人体血液中的甜味剂浓度相似,相当于每天喝4罐无糖汽水。研究人员观察到,这些干细胞中能产生脂肪和炎症标记物的基因的表达增加了。
此外,研究者人员征集了18名志愿者,并采集了他们的脂肪细胞,这些志愿者经常摄入人工甜味剂,其中4个人的体重正常,另外14人肥胖。研究者最后发现,14名肥胖志愿者的基因发生了相似的变化,导致更多的葡萄糖进入肥胖者的细胞。此外,肥胖者体内的脂肪产生基因过剩,体重正常的志愿者却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事实上,这并不是第一个将人工甜味剂与患糖尿病风险联系起来的研究。早在2016年,来自以色列魏兹曼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老鼠暴露在含有糖精、阿斯巴甜或三氯蔗糖的水中长达11周后,也得出了人工甜味剂会增加糖尿病风险的结论。
研究者指出,老鼠在进食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非常高,这种葡萄糖代谢高峰在短短五周内就发生了,这明显是糖尿病的标志。糖精最快让老鼠出现高血糖的因素,所以研究人员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它上面。而且,不管是瘦老鼠还是肥胖老鼠,它似乎都能造成同样的效果。
问题来了,有没有快速的解决办法呢?研究者表示,世上没有哪怕一种药片、奶昔或者甜味剂,会神奇地融化掉脂肪,还人体健康。减肥没有捷径,坚持锻炼,吃正确的食物,才是健康、永久的加肥方式。
- 营养健康全产业链展示汇聚!10月AAES2022等你闪耀深圳
- 媒体合作推文|8大奖项结果,150+创新品牌共同见证,第四届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重磅揭晓!
- 【全新起航】AAES2022与时代共生——活下来,赢未来!
- FFNS2022倒计时15天!伊利、福建亲亲、无限极、和黄健宝确认参会,最新日程来啦
- 益生菌细分领域的黄金时代,SYNFORU®为你打造从头到脚360度的呵护
- 【思考·洞察】六月寄语:说说产业里“陆地粮”和“海洋粮”的认知差
- 精密发酵技术,植物肉市场的关键“突破”
- 植提桥
- 最新!FFNS2022延期至6月30日举办,品牌商免费参会,先到先得!
- 数据报告,Z世代对肉类替代品兴趣高,植物基的机会在冷冻、零食等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