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法生产天然色素可能性初探
时间:2010-09-16
浏览数:(236)
关键词: 发酵法 天然色素


       一项新的评论表示,真菌类生物合成色素有可能成为天然色素的可靠来源。丹麦研究人员表示,DSM的真菌生物合成β胡萝卜素得到了欧盟审批,再次激起了业内对真菌源天然色素的兴趣。

       这一评论发表于生技趋势上,概述了真菌源食品级天然色素生产的主要问题及趋势,表示,真菌类色素的生物合成还处于相对未开发的领域。

       丹麦科技大学Anne Meyer所带领的研究团队表示,“子囊真菌能产生聚酮级天然色素,可作为可持续的天然食品色素的来源,但是很大程度上被食品科学人员给忽视了,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工业上,尽管其有巨大的经济及市场潜力。”

生物合成

       目前,大多数欧盟批准的天然色素都是提取自昆虫及开花植物中。也就是说,现在天然色素的生产随批次而变化,而且依赖于原料供应及季节因素。然而,已知许多真菌和地衣可生产,分泌多种色素,色调广泛。

       真菌色素一般是代谢过程中的次级合成产物,这一次级代谢产物叫作聚酮化合物。作者指出,这一生产方法能够使批次之间的差异降到最低。

       他们指出,真菌合成天然色素一大优势是,生产商不再受原料季节供应的影响。可以利用巨大的真菌多样性,来筛选新型安全的色素产生菌株,但是目前还没有进行开发。“该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工业上利用真菌菌株生产聚酮色素的可能性。

潜力

       作者指出,聚酮色素这一生机勃勃的真菌生产体系,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研究人员表示,利用真菌生物合成天然色素可保证“色素生产过程在生物反应器中,可控的条件下完成。从而使色素生产商不再依赖进口的,季节性的原料供应,同时能最大限度地缩小批次之间的差异。”

欧盟批准

       欧盟最近批准真菌类胡萝卜素作为食品色素使用,这进一步扩大了真菌合成聚酮类色素的应用前景。

       另外,欧洲议会通过新的法令,表示,含有合成色素的食品--像酒石黄,喹啉黄,日落黄,红色酸性染料(carmoisine)--必须在其产品标签上标注--"这些合成色素可能会对儿童的活动及注意力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表示,DSM的真菌类胡萝卜素获得审批,再结合欧盟这一法规,我们不难看到有这样一种趋势,新型来源的天然色素,很有可能满足消费者对合成色素的安全健康替代色素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作者指出,“利用现代知识,但不进行基因操纵,经chemotaxonomically筛选,有可能找到安全的青霉属菌株,从而有可能实现聚酮类色素(polyketide pigments)的高效、可控生产。”

       “我们相信,丝状真菌是色素生产的又一唾手可得的资源,其作为替代色素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我们认为开发真菌类天然食品色素的时机已经成熟。”

市场潜力

       当合成色素问世的时侯,以其品质如一性,更好的热稳定性,缤纷炫丽色彩及相对低的价格,使天然色素黯然失色。现在,消费者愈加意识到饮食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天然色素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再度流行起来。


       ——本网内容注明出处为“植物提取产业信息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均属植物提取产业信息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因信息内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