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假如小编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于荷塘月色下溜达时,突然被一位老者叫住:小伙子,我看你骨骼惊奇,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奇才,吃素吧,将来拯救世界全靠你了。拯救世界啊,多么伟大而神圣的职责,这时必定会有一个巨大的疑问萦绕在小编心头:这人莫不是钢铁侠大战奥特曼看多了?
一个素食主义者拯救世界,就算是漫威出品也看上去很不靠谱,那么一群素食主义者呢?注意,这时候该联合国气候学专家发话了:如果每周有一天无肉日,减排的效果比少开车还要好。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之一拉津德帕乔里曾表示:少吃肉可以救地球。他曾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长年关注全球气温变暖的问题。
肉类生产正在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使地球温度超出了正常水平,这一点相信很多读者都有体会。更要命的是,环境学家表示,牛羊等反刍动物打嗝放屁等可释放大量温室气体甲烷,会加速全球变暖进程。无独有偶,之前就有学者指出,恐龙灭绝很可能是因为这种庞然大物太能吃了,而且不断放屁,向大气中释放了大量的甲烷,最后破坏了臭氧层造成毁灭性气候。
减少动物养殖带来的影响是环保政策的焦点之一。联合国报告显示,全球温室效应气体排放有两成来自动物养殖业,超过世界上所有的汽车、船、飞机与火车排放的量。动物排泄物产生的甲烷比交通工具产生的甲烷多23倍,产生的氮比交通工具产生的氧化亚氮多296倍;还会产生氨,氨会造成酸雨,使生态环境酸化。全球氨的排放几乎三分之二是来自牲畜。
英国前环境部长BenBradshaw表示,如果气候变化继续失控,英国民众可能会恢复到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粮食配额供给的生活形态。布莱德萧指出,食物生产过程对温室效应的影响等于私人交通运输所产生的影响,饮食中去掉肉类的消耗是稳定气候变化的长久之计。
二战期间,由于德国的封锁,丹麦政府担心出现缺粮危机,要求丹麦素食者协会设计粮食配合计划,结果丹麦人在战时的健康得到了极大的增进,死亡率也大大地降低了。当时一般公民所吃的只是粗面包、麦片粥、土豆、蔬菜和奶品。挪威也有同样的经验,他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把肉食消耗量降低,五谷和蔬菜等大量地增加,与此同时国民因循环系统疾病造成的死亡大为减少,战争结束后挪威恢复了战前的饮食习惯,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又回升到战前的水平。
说了这么多,读者一定认为小编是素食主义者或者举双手赞成素食了吧?当然不是!因为全民食素并不现实也不可取。牲畜固然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但不可能完全禁止放牧。比如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牲畜排放的甲烷可能被野生食草动物和白蚁排放的温室气体所取代,由于不在需要和牲畜争夺食物,野生食草动物和白蚁数量可能会剧增。
虽然今天大多数牲畜吃的是本来可以给人吃的谷物,但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牛羊等牲畜都是在不适合做耕地的草场上放牧,它们把人类无法食用的草变成了肉和奶。全球仍有8亿人长期挨饿,让这部分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停止生产只会加重食物危机。此外,对于半干旱地或山地,适当放牧比种植作物造成的生态损害更小。
即使是无不吃草的猪和鸡也不必一定要用谷物喂养,它们可以吃人的剩饭菜。英国萨里大学食物气候研究网络的塔拉加内特表示,家养的猪是最有用的垃圾桶,把剩饭剩菜交给它,垃圾得到了处理,还能换回肉。通过这种方式,牲畜帮助处理掉本来要浪费的食物的30%至50%,还为人类贡献了更多热量和蛋白质---这是吃素的世界所缺少的好处。可惜的是,多数养猪养鸡场将谷物作为饲料。
连最狂热的素食主义者也承认,对于贫穷国家,奶制品甚至肉都是有好处的。虽然毫无疑问,减少肉类消费肯定是有利环境的,但不能绝对地说,全世界人都变成素食者是最好的办法。对于分布在全球的多达8亿贫穷农村居民,养一两头牲畜可能是他们增加收入的唯一希望,而且,少量动物蛋白能极大改善饮食质量。
如果不那么极端,放弃肉但依然吃奶和蛋,是否会是更好的办法?毕竟奶和蛋是仅次于工厂饲养肉鸡的最有效率的生产动物卡路里的方式。不幸的是,在现实中,只生产蛋奶的牲畜饲养系统是行不通的。维也纳社会生态学院的赫尔穆特哈贝勒表示:要采纳只吃奶、蛋不吃肉的饮食结构很难,因为没有只产奶不产肉的牛;要奶牛不断产奶,就必须每年产崽,而其中只有一半为母牛。虽然一些素食者出于信仰原因不愿杀生,但从现实考虑,实在没有必要浪费这么多肉。同样的也没有只生蛋不长肉的鸡。所以,虽然不吃肉的世界听上去很美,但即使在乌托邦里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动物产品。
为爱豆打Call
那问题该如何解决?当然是寻找肉类蛋白的替代品,比如豆类就是不错的选择。近日,一个名为"向可持续性的豆类经济系统过度"(TRUE)的欧洲科研项目的科学家声称,增加欧洲的豆类消费,有助于改善饥饿和全球变暖等令人全世界头疼的问题。
研究小组指出,在任何情况下,植物蛋白原料--包括豌豆、黄豆和扁豆这样的豆类--显示出最高的营养密度和最低的环境生产成本。例如,豌豆的营养密度与环境足迹比大约是同等数量的羊肉、猪肉、牛肉或鸡肉的五倍。换句话说,和牛羊肉等相比,人们每吃一份豌豆,都能从中获取更多的养分,而造成更少的环境破坏。
将这些环境和营养指数应用到一系列的饮食方案中后,爱尔兰的研究人员已经计算出了减少动物蛋白的摄入量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养分浓度的益处。研究者指出,对可持续食品和农业的定量估计,有助于消费者在考虑其饮食中主要的蛋白质成分时,让其作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不久前,阔恩食品(Quorn Foods)公司的研究表明,素食食品中发现的蛋白质对肌肉的益处与动物蛋白没有差别。杜邦营养与健康公司扩大了其以植物为核心的90%的蛋白质块,而Kerry则在日内瓦举行的欧洲食品展上推出了ProDiem--一种植物蛋白互补组合产品,包括豌豆、大米和燕麦,以改善蛋白质消化率校正的氨基酸分数(PDCAAS)。
所以,为了拯救地球,理智吃肉,为爱豆打Call吧!
- 营养健康全产业链展示汇聚!10月AAES2022等你闪耀深圳
- 媒体合作推文|8大奖项结果,150+创新品牌共同见证,第四届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重磅揭晓!
- 【全新起航】AAES2022与时代共生——活下来,赢未来!
- FFNS2022倒计时15天!伊利、福建亲亲、无限极、和黄健宝确认参会,最新日程来啦
- 益生菌细分领域的黄金时代,SYNFORU®为你打造从头到脚360度的呵护
- 【思考·洞察】六月寄语:说说产业里“陆地粮”和“海洋粮”的认知差
- 精密发酵技术,植物肉市场的关键“突破”
- 植提桥
- 最新!FFNS2022延期至6月30日举办,品牌商免费参会,先到先得!
- 数据报告,Z世代对肉类替代品兴趣高,植物基的机会在冷冻、零食等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