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菊糖苷扩大使用范围正式获批
时间:2017-12-29
浏览数:(354)
关键词: 甜菊糖苷
2017年12月2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2017年第13号公告:
甜菊糖苷、红曲黄色素、胭脂虫红、胭脂树橙等多种天然来源的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
 
详见下文:
一、      甜菊糖苷

功能 食品分类号 食品名称 最大使用量(g/kg) 备注
甜味剂 01.01.03 调制乳 0.18 以甜菊醇当量计
04.01.02.04 水果罐头 0.27
04.01.02.05 果酱 0.22
06.04.02.01 杂粮罐头 0.17
06.06 即食谷物,包括碾压燕麦(片) 0.17
11.05 调味糖浆 0.91
15.02 配制酒 0.21
 
(一)背景资料  甜菊糖苷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风味发酵乳、冷冻饮品、蜜饯凉果、熟制坚果与籽类、糖果、糕点、调味品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调制乳(食品类别01.01.03)、水果罐头(食品类别04.01.02.04)、果酱(食品类别04.01.02.05)、杂粮罐头(食品类别06.04.02.01)、即食谷物,包括碾轧燕麦(片)(食品类别06.06)、调味糖浆(食品类别11.05)、配制酒(食品类别15.02)。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日本厚生劳动省等允许其作为甜味剂用于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不超过4 mg/kg·bw。
 
(二)工艺必要性  该物质作为甜味剂用于调制乳(食品类别01.01.03)、水果罐头(食品类别04.01.02.04)、果酱(食品类别04.01.02.05)、杂粮罐头(食品类别06.04.02.01)、即食谷物,包括碾轧燕麦(片)(食品类别06.06)、调味糖浆(食品类别11.05)、配制酒(食品类别15.02),调节产品口味。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甜菊糖苷》(GB 8270-2014)。
  
二、      红曲黄色素

功能 食品分类号 食品名称 最大使用量(g/kg) 备注
着色剂 06.07 方便米面制品 按生产需要量使用  
(一)背景资料 红曲黄色素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糕点、熟肉制品、饮料类、配制酒、果冻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方便米面制品(食品类别06.07)。日本厚生劳动省允许其作为着色剂用于食品。
 
(二)工艺必要性  该物质作为着色剂用于方便米面制品(食品类别06.07),调节产品的色泽。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红曲黄色素》(GB 1886.66-2015)。
 
三、      胭脂虫红

功能 食品分类号 食品名称 最大使用量(g/kg) 备注
着色剂 16.03 胶原蛋白肠衣 按生产需要量使用  
(一)背景资料 胭脂虫红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风味发酵乳、调制乳粉和调制奶油粉、冷冻饮品、果酱、糖果、方便米面制品、复合调味料、饮料类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胶原蛋白肠衣(食品类别16.03)。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等允许其作为着色剂用于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不超过5 mg/kg·bw。
 
(二)工艺必要性 该物质作为着色剂用于胶原蛋白肠衣(食品类别16.03),改善产品色泽。
 
四、      胭脂树橙

功能 食品分类号 食品名称 最大使用量(g/kg) 备注
着色剂 16.03 胶原蛋白肠衣 按生产需要量使用  
(一)背景资料 胭脂树橙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熟化干酪、再制干酪、人造黄油及其类似制品、冷冻饮品、果酱、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糖果、方便米面制品、焙烤食品、复合调味料、饮料类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胶原蛋白肠衣(食品类别16.03)。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等允许其作为着色剂用于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不超过12 mg/kg·bw。
 
(二)工艺必要性 该物质作为着色剂用于胶原蛋白肠衣(食品类别16.03),改善产品色泽。
 
 
五、可溶性大豆多糖

功能 食品分类号 食品名称 最大使用量(g/kg) 备注
增稠剂 01.02.02 风味发酵乳 6.0  
(一)背景资料  可溶性大豆多糖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脂肪类甜品、冷冻饮品、大米制品、小麦粉制品、淀粉制品、方便米面制品、冷冻米面制品、焙烤食品、饮料类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风味发酵乳(食品类别01.02.02)。日本厚生劳动省允许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
 
(二)工艺必要性   该物质作为增稠剂用于风味发酵乳(食品类别01.02.02),改善产品口感。其质量规格应执行《可溶性大豆多糖》(LS/T 3301-2005)。
 
六、抗坏血酸

功能 食品分类号 食品名称 最大使用量(g/kg) 备注
抗氧化剂 02.01 基本不含水的脂肪和油 按生产需要量使用  
 
(一)背景资料  抗坏血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在各类食品中按照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基本不含水的脂肪和油(食品类别02.01)。欧盟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日本厚生劳动省等允许其作为抗氧化剂用于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不需要限定。
 
(二)工艺必要性  该物质作为抗氧化剂用于基本不含水的脂肪和油(食品类别02.01),延缓油脂氧化变质。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抗坏血酸)》(GB 14754-2010)。
 
信息来源:国家卫计委网站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