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主导的亚太美容市场未来怎么走?
时间:2017-12-14
浏览数:(291)
关键词: 亚太 主导 消费者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越来越注重对“颜值”的投资,美容产品市场的繁荣就是最好的见证之一。消费者对美容产品追求档次逐渐升级,更多声称“天然”的产品市场热度最高,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是基于消费者趋势和购买选择发生转变。
产品的研发都是围绕消费者需求展开的,美容市场也不例外。Allied Market Research市场数据显示,全球有机化妆品和个人护肤产品的市场规模预计在2020年达198亿美元,2016年到2020年之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10.2%。亚太地区占有率虽在全球美容市场排名方面靠后,但市场容量和增速却很有发展潜力,该市场也呈现出自己独有的“趋势特点”。
更偏爱“天然”
Asian Consumer Intelligence数据显示,亚洲地区许多女性消费者声称其皮肤是易敏感性的,包括韩国、日本和中国。因此,该类消费者认为天然原料或加工简单的个护产品才是适合自己的。随着全球健康趋势的发展,消费者开始远离人工合成产品。在亚洲地区,美容产品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抗污染产品”,当地人们对具有该类声称的个护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空气污染”不仅成为亚洲国家的社会热点,也为欧美化妆品公司提供了商机。
消费者对天然功能原料和洁净标签产品的需求推动该区域天然化妆品的发展,2015-2016年,亚太地区推出含具有有机声称的个护产品增加了34%。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许多公司在产品的天然标签信息方面做足了功夫。比如,部分品牌采用诸如“清洁”、“纯素”、“100%天然”和“无刺激性”等字眼,另一些品牌则从皮肤病学或其它科学路线出发,其它品牌则走的是不含某种成分或不是某种成分的路线,这些都在力求向消费者传递出产品是天然的,即使产品本身是化学合成的,这种原因的产生主要是整个行业对“天然”没有标准的定义。
可以美容的“食品”
食品和美容之间的密切联系是亚洲地区的一个典型特色,尤其是在中国,未来这一趋势还将持续下去。我国自古就有“食补美容”的习惯,从奢侈的燕窝到平价的猪蹄。人们深信通过日常食物可以达到美容的效果,如今这种观念正受到更多科学研究的验证和其它地区人们的接受。“吃出美丽”正成为一种健康的消费趋势,食物和蔬菜都被贴上美容的标签,这些食物通常含抗氧化成分,在向消费者灌输利用天然方法保养肌肤和机体健康的理念。
西方美容界将一些亚洲特色的食物应用在美容产品中,比如,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可吸收相当于其自身重量500倍水分,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部分公司将银耳作为透明质酸的天然替代品使用。还有一个是莲花(Nelumbo nucifera),含有的抗氧化剂和亚油酸可滋润皮肤和头发,并已经被用于着色剂中。此外,经过发酵后的莲花,可获得有效成分浓度更高的原料,令其更具吸引力。
回归本土的“元素”
未来,健康和医疗趋势也许会影响天然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市场的发展。这种情形在印度、韩国、中国、印尼等亚洲市场会格外突出,因为这些国家的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某种形式的自然医学,不管是印度的阿育吠陀、韩国汉邦、中国传统中草药还是印尼佳木,都将植物、草药和花朵放在了优先的位置。充分利用当地生长的植物原料,这是原料商的“常识”。如果让消费者认可这些植物的特殊效果,将会在营销和推广活动中取得难以估量的成功。在探索新产品研发和深入配方研究时,回归天然更多的是将目光集中在本土元素品牌上面,以寻求和跨国公司之间形成差异性。
“男性”市场的兴起
护肤已经成为爱美人士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消费群体也从女性延伸至男性消费者。韩国占据着亚太地区男性护肤品市场主要地位,而中国成为全球化妆品企业的最看好的市场。凯度消费者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7月,男士护肤品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为19.3%,即每5个家庭中就有1个家庭的男性在使用男士专用护肤。不过,与女性护肤市场超过90%的渗透率相比,男士市场成长空间仍旧巨大。
在这个注重颜值经济的时代,对于男士而言,打扮也不再只是穿一套好衣服、戴块表那么简单了。各种社交平台和电视节目都在鼓励人们展示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尤其是新生代90后和00后外在的展示欲望更为强烈。男士护肤品也开始呈现出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趋势,未来,它或许会成为化妆品公司的另一个重要盈利点,但要拿下该类市场并非易事!
产品的研发都是围绕消费者需求展开的,美容市场也不例外。Allied Market Research市场数据显示,全球有机化妆品和个人护肤产品的市场规模预计在2020年达198亿美元,2016年到2020年之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10.2%。亚太地区占有率虽在全球美容市场排名方面靠后,但市场容量和增速却很有发展潜力,该市场也呈现出自己独有的“趋势特点”。
更偏爱“天然”
Asian Consumer Intelligence数据显示,亚洲地区许多女性消费者声称其皮肤是易敏感性的,包括韩国、日本和中国。因此,该类消费者认为天然原料或加工简单的个护产品才是适合自己的。随着全球健康趋势的发展,消费者开始远离人工合成产品。在亚洲地区,美容产品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抗污染产品”,当地人们对具有该类声称的个护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空气污染”不仅成为亚洲国家的社会热点,也为欧美化妆品公司提供了商机。
消费者对天然功能原料和洁净标签产品的需求推动该区域天然化妆品的发展,2015-2016年,亚太地区推出含具有有机声称的个护产品增加了34%。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许多公司在产品的天然标签信息方面做足了功夫。比如,部分品牌采用诸如“清洁”、“纯素”、“100%天然”和“无刺激性”等字眼,另一些品牌则从皮肤病学或其它科学路线出发,其它品牌则走的是不含某种成分或不是某种成分的路线,这些都在力求向消费者传递出产品是天然的,即使产品本身是化学合成的,这种原因的产生主要是整个行业对“天然”没有标准的定义。

可以美容的“食品”
食品和美容之间的密切联系是亚洲地区的一个典型特色,尤其是在中国,未来这一趋势还将持续下去。我国自古就有“食补美容”的习惯,从奢侈的燕窝到平价的猪蹄。人们深信通过日常食物可以达到美容的效果,如今这种观念正受到更多科学研究的验证和其它地区人们的接受。“吃出美丽”正成为一种健康的消费趋势,食物和蔬菜都被贴上美容的标签,这些食物通常含抗氧化成分,在向消费者灌输利用天然方法保养肌肤和机体健康的理念。
西方美容界将一些亚洲特色的食物应用在美容产品中,比如,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可吸收相当于其自身重量500倍水分,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部分公司将银耳作为透明质酸的天然替代品使用。还有一个是莲花(Nelumbo nucifera),含有的抗氧化剂和亚油酸可滋润皮肤和头发,并已经被用于着色剂中。此外,经过发酵后的莲花,可获得有效成分浓度更高的原料,令其更具吸引力。
回归本土的“元素”
未来,健康和医疗趋势也许会影响天然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市场的发展。这种情形在印度、韩国、中国、印尼等亚洲市场会格外突出,因为这些国家的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某种形式的自然医学,不管是印度的阿育吠陀、韩国汉邦、中国传统中草药还是印尼佳木,都将植物、草药和花朵放在了优先的位置。充分利用当地生长的植物原料,这是原料商的“常识”。如果让消费者认可这些植物的特殊效果,将会在营销和推广活动中取得难以估量的成功。在探索新产品研发和深入配方研究时,回归天然更多的是将目光集中在本土元素品牌上面,以寻求和跨国公司之间形成差异性。
“男性”市场的兴起
护肤已经成为爱美人士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消费群体也从女性延伸至男性消费者。韩国占据着亚太地区男性护肤品市场主要地位,而中国成为全球化妆品企业的最看好的市场。凯度消费者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7月,男士护肤品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为19.3%,即每5个家庭中就有1个家庭的男性在使用男士专用护肤。不过,与女性护肤市场超过90%的渗透率相比,男士市场成长空间仍旧巨大。
在这个注重颜值经济的时代,对于男士而言,打扮也不再只是穿一套好衣服、戴块表那么简单了。各种社交平台和电视节目都在鼓励人们展示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尤其是新生代90后和00后外在的展示欲望更为强烈。男士护肤品也开始呈现出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趋势,未来,它或许会成为化妆品公司的另一个重要盈利点,但要拿下该类市场并非易事!
最新文章
- 营养健康全产业链展示汇聚!10月AAES2022等你闪耀深圳
- 媒体合作推文|8大奖项结果,150+创新品牌共同见证,第四届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重磅揭晓!
- 【全新起航】AAES2022与时代共生——活下来,赢未来!
- FFNS2022倒计时15天!伊利、福建亲亲、无限极、和黄健宝确认参会,最新日程来啦
- 益生菌细分领域的黄金时代,SYNFORU®为你打造从头到脚360度的呵护
- 【思考·洞察】六月寄语:说说产业里“陆地粮”和“海洋粮”的认知差
- 精密发酵技术,植物肉市场的关键“突破”
- 植提桥
- 最新!FFNS2022延期至6月30日举办,品牌商免费参会,先到先得!
- 数据报告,Z世代对肉类替代品兴趣高,植物基的机会在冷冻、零食等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