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强化大米,解决营养缺乏的新途径
时间:2017-08-30
浏览数:(249)
关键词: 营养 大米 途径
作为人民日常主食之一的大米,其往往仅含有很少或不含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这也是导致众多人群营养不良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在亚洲和非洲。不过,这种状态即将改变。据瑞士联邦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高级科学家Navreet Bhullar博士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其团队开发出一种可以在单一的水稻植物中组合几种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如铁、锌和β-胡萝卜素等的技术(ETH),可用于健康营养。该技术解决了将几种微量营养素结合到水稻中的几个难点,克服了以前的育种工作未能克服的长期挑战。
 
据了解,矿物质和必需维生素的缺乏,包括缺铁性贫血(IDA)、缺锌和维生素缺乏等,不限于发展中国家。“隐性饥饿”现象已经向西欧高收入国家迈进。例如,近年来英国的碘摄入量已经下降,轻度碘缺乏症已经重新出现;意大利妇女维生素摄入量不足;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男性和男性吸烟者中的维生素C摄入量低;北欧、西欧和南欧的人群维生素D和E摄入量也很低等。
 
在本次的研究中,Bhullar博士介绍了通过四种基因进行微量营养素改良的“基因盒”技术。研究人员首先利用已有的基因技术开发了“基因盒”,然后将该基因盒作为单个遗传基因插入水稻基因组。这样,水稻中的铁、锌和β-胡萝卜素水平可以同时增加。该方法可以说比跨越水稻品系的杂交技术和以各自优势的微量营养素积累更有效地达到米粒中所需的微量营养素含量。
 
研究人员表示,将不同的营养特征作为主要作物中的单个遗传基因组合,是实现同时补充健康益处的重要一步,尽管仍可进行进一步改善和优化组合。如果用强化多营养品种替代当前70%的白米,除了可获得足够的铁和锌外,还可以显著改善维生素A的摄入。
 
据植提桥媒体了解,这项工作建立在2000年的一项研究的基础上的。在当时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生物技术令米粒的胚乳生产维生素A的前体β-胡萝卜素。这个品种被称为“金色米饭”,后来在多个国家(主要是东南亚地区)的种群繁育计划中得到了改良。2005年,升级版的金色米饭Golden Rice 2中的β-胡萝卜素达到原始版本金色米饭的23倍以上。
 
从以前的试验获得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意味着这种多营养水稻品种即将在更多的测试条件下进行测试。研究人员表示,新品种刚被开发出来,还将进一步完善,并将在受限制田间试验中对植物进行测试,以确定微生物特性和农艺性状在野外是否与温室中相同。新的水稻品种将在2018年进行的实地测试,何时进行推广还需要试验的确认。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