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提取物供需格局,我国正在走向多样化
时间:2017-06-27
浏览数:(382)
关键词: 茶多酚 绿茶提取物 市场
【前言】茶文化在我国,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茶提取物使用的原料以绿茶和红茶居多。本文侧重点是针对绿茶提取物和相关红茶来源的天然成分给予报道。
 
在我国,茶提取物积累近30年以来,绿茶的开发形态已经多样化,国标中规定的茶制品只有三样:速溶茶粉、茶多酚、茶黄素。比较常见的是绿茶提取物、速溶绿茶粉、绿茶天然香料,EGCG单体,以及绿茶浓缩液等。在绿茶和红茶基础上。我国企业也尽在做深入研究开发,如茶多酚、茶黄素、茶氨酸、茶多糖等。 绿茶提取物起源于我国,近几十年来,主要的需求国仍然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自2015年开始,我国国内市场的需求才有明显的增加,增幅不低于10%。主要需求的绿茶单体提取物、速溶绿茶粉以及绿茶浓缩液。据植提桥媒体了解,我国当前我国国内10余家主要绿茶提取物厂家本年度均运转良好,整体市场运转稳定,市场价格也是多年来一直平稳。

脂溶性茶多酚
成都华高生物相关负责人向植提桥媒体表示,绿茶提取物市场上主要以茶多酚的需求为主,以当前的技术水平生产的茶多酚可以提供的10%-98%。多年来国际市场需求占有主导地位,主要常规的有多酚95%(EGCG45%)和98%(EGCG50%) ,多酚50%的(EGCG15%)。成都华高生物对绿茶提取物开始做了深一步的研究和开发,主要以茶氨酸、茶黄素、脂溶性茶多酚为主。尤其是脂溶性茶多酚,以前市场上开发以及使用的是水溶性的茶多酚,但是很多食品都是油溶性的,水溶性茶多酚在油溶性食品中应用直接影响到生物利用度。当前开发的脂溶性茶多酚作为一种天然来源的抗氧化剂可以应用于食用油中,这无疑是行业的一大利好消息。当然成本相比较合成来源的抗氧化剂要高一些,作为消费者的小编来讲,在可以接受的合理价格区间,应用了纯天然的抗氧化剂的食用油,将是消费者最爱!

定量标识
福建仙洋洋(Fujian Xianyangyang Biotechnology Co.,Ltd )向植提桥媒体表示,2010年时,茶浓浆的在我国国内市场的应用已经比较火爆,甚至达到了高峰期。2012年后市场达到饱和,增速放缓,下游企业对产品的开发方向更多依赖于消费者诉求,将部分精力转移到产品的创新方面。尽管如此,预测后期绿茶方向依旧会有小高峰出现。在日本、台湾、我国等部分企业已开始精耕纯茶的概念,绿茶浓浆和绿茶粉无疑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很重要的健康载体。饮品企业开始在瓶身包装设计上突出功效成分的定量标识,让消费者清晰了解到这一瓶饮料中含有具体多少绿茶功效成分,这也要求绿茶的深加工企业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去做好配料质量服务。本年度福建仙洋洋也参与了医保商会(CCCMHPIE)发起的绿茶提取物出口的商务标准的指定,此前也参与了速溶茶及浓缩液的国家标准的制定。

新发现:茶黄素具有更高抗氧化活性
江苏德和向植提桥媒体表示,以前绿茶提取物的生产供应商目标集中在国际市场,但是近三年来我国国内市场需求表现明显,尤其在2016年下半年开始茶多酚等有比较大的增长。我国国内大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对茶提取物有了更深的认知,作为茶提取物的大部分企业也都将精力开始于我国国内市场的对接。在开发传统的绿茶提取物以外,新开发的茶黄素(红茶提取物)是潜力品种之一。 江苏德和是茶黄素主要规格是40%和60%。依当前我国国内的技术水平,规模化生产高含量的茶黄素仍然有一定的技术瓶颈,这也是在芸芸众绿茶提取物供应商中区别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茶黄素的应用早在五年前世界500强企业的几家保健品企业已经有所应用和开发。预计未来具有更高抗氧化活性的茶黄素在我国国内以及国际市场仍然会有所提升。周总表示,当前已经开始将茶黄素向生物医药的纵深研究,在茶黄素抗病毒、抗艾滋、抗肿瘤等研究上已取得多项成果。

绿茶提取物企业亟待创新
黄山华绿园(Huangshan Greenxtract Co.,Ltd )向植提桥媒体表示,近三年来,绿茶提取物市场行情趋稳,但是速溶茶粉受新兴植物饮料、草本饮料、茶饮料等市场的影响有所下降。茶多酚以及其他茶提取物的市场需求依然保持稳定。在大健康背景下,茶提取物的供应商也要从技术上追求创新,利用水提或者其他更加环保的技术来提取茶提取物的有效功能成分,让口感更加接近茶本身的味道,以增加消费者感官体验。当然,未来市场清洁标签也是一种趋势。总之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市场,以追求不断创新为方向,在大健康背景下做好茶提取物的优秀供应商。 在大健康的背景下,茶的深加工企业也要从技术上追求创新,黄山华绿园一直追求健康、环保的经营理念,在茶叶深加工领域中,尤其从茶叶中提取速溶茶、茶多酚、茶黄素、茶氨酸等产品过程尽量使用水提和更加环保的先进技术,来获得茶功效成分,同时,还能保留茶叶的自然风味和香气,最大程度保持茶本身的自然风味。以增加消费者的感光体验。提升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接受度。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