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口感是制胜第一步
时间:2017-06-16
浏览数:(361)
关键词: 口感 蛋白 饮料
最近几年,蛋白质产品市场热度很高,一方面和蛋白质自身的生理功能有关,另一方面源于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改变。蛋白质除为人体提供能量外,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改善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反应,促进肌肉的合成和控制体重等,这些都极大激起生产商对新型蛋白质产品的研发,进而催生出一大批蛋白质产品。以蛋白饮料为例,粉末和即饮饮料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很火,消费者也开始意识到其具有的健康益处。通常情况下,选择高蛋白饮料的消费者会更加注重自身健康,其饮食也相对严格。
 
产品创新
英敏特(Mintel)市场数据显示,食品和饮料行业2017年将推出更多的含植物成分产品,不仅迎合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也满足素食主义消费者的健康需求。众所周知,蛋白饮料最常见的口感就是甜味,但乳制品蛋白(乳清蛋白)和植物蛋白饮料的口感是存在细微差异的。相比乳清蛋白饮料,植物蛋白粉末和即饮饮料算的上是市场的新秀,整个的市场规模也是最近几年形成。乳清蛋白的口感已经延伸至巧克力和香草,而植物蛋白基本上还是以原有的经典口感为主。
 
乳清蛋白生产商正尝试着创新,以吸引市场目光的停留,如将其应用在多款创新产品中,包括咸焦糖、巧克力、桃子奶油、糖果曲奇、肉桂面包、香橙奶油、巧克力泡芙、熊爪杏仁饼、果仁蜜饼。相比之下,消费者在选择植物蛋白饮料时,首先浏览产品成分配料表,如素食、未加工、无过敏,其次是对风味的偏爱选择。对于植物蛋白饮料来说,流行的口味包括传统香草、巧克力、香蕉和草莓等,未来还将与其它风味混搭,如奇亚、咖啡和抹茶。
 
原料复配是最经典的创新,也是要求很高的创新,不同原料的活性成分、使用剂量、作用等不同对配方师的要求更高。简单来说,豆类中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的含量比较低,赖氨酸的含量比较高,而谷物中赖氨酸含量非常低,豆类和谷物的复配恰好形成互补格局。
 
口感改善
目前,植物蛋白在口感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挑战,首先因部分植物蛋白口感略苦、微带土腥味,包括豌豆、鹰嘴豆、大豆、大米和螺旋藻蛋白等;其次植物蛋白在适口性方面还存在问题,如颗粒状或软黏感。
 
针对上述口感问题,部分生产商在尝试规避这些问题。首先,选择适合蛋白质产品的口感很重要。对于乳制品蛋白而言,甜味是比较合适的口感,但重口味可遮盖部分植物蛋白的异味,如巧克力、抹茶和咖啡,水果味口感是很难协调。同时,乳制品蛋白口感之间也存在差异,如全草喂养和饲料喂养。牛奶、乳制品口感如草莓奶昔和香草冰淇淋更适合纯草料喂养的,而焦糖口感如咖啡更适合饲料喂养的乳制品蛋白。
 
大豆蛋白是目前最流行也是最普遍的一种植物蛋白,因为其中存在皂苷化合物和异黄酮等活性成分的原因,尝起来有点轻微的异味(包括青草和苦味)。通常情况下,大豆蛋白在比较低的pH值中会形成苦味,但是水果和香草的应用或可部分遮挡这种苦味。据植提桥媒体了解,生产技术的提高可改善植物蛋白产品的口感。比如,预磨热处理可降低植物蛋白质的异味,包括黄豌豆、菜豆和蚕豆等,使其更易于添加到产品配料中,不会影响到终端产品的整体风味。
 
除上述改进方法外,生产商还使用遮掩或甜味增强剂的方式去修饰口感。比如,Kerry近期推出的口感优化植物蛋白产品ProDiem将不同类型的蛋白质进行平衡,如豌豆、大米和燕麦蛋白。未来,研究人员还将着重改善产品的口感,从最初的豌豆蛋白延伸至大米、小麦和海藻蛋白等。不论植物蛋白还是乳制品蛋白,口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市场上新推出的单品。
 
在大健康产业的东风之下,植物蛋白产品的火热程度持续升温,各大超市、商场食品饮料专柜中售卖的植物蛋白饮料产品种类也在不断增加。相比碳酸饮料而言,植物蛋白饮料具有更多的健康元素,如天然、无色素、不添加、高蛋白等等,尽管营养和健康是整个市场的主流发展趋势,但口感依旧是产品成功的关键。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