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增速放缓
时间:2017-02-21
浏览数:(190)
关键词: 增速 蛋白 饮料
随着中国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植物蛋白饮料也备受青睐。2010年以来,中国植物蛋白饮料经历了五年的整体市场稳步、高速发展。有数据显示,销售额和销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4.4%和21.3%。
面对连续高速发展的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植物蛋白饮料领域。然而自2016年开始,植物蛋白饮料正在告别过去几年的高速增长,包括银鹭、椰树、露露等代表性的企业营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或增速放缓。
业内分析认为,当前国内饮料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依靠价格竞争抢夺市场。因此,饮料行业要走出低谷,恢复增长,必须要靠“创新发展”。
椰树牌椰汁
椰汁作为植物蛋白饮料的一种,中国椰汁这几年得到高速发展。但椰树体系和团队,产品和品牌都比较老化,并没有从植物蛋白市场的扩张中分得红利,甚至在这两年,市场有所萎缩。据中新网报道,2月8日,椰树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赵波在2017年新春开门红大会上表示,2016年饮料企业普遍面临产品滞销的压力,椰树集团产值为40.21亿元。而根据此前的公开资料中,2014年椰树集团年产值显示为44.5亿元。也就是说,两年时间,椰树集团的产值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减少了4.3亿元。
可以说,椰树牌椰汁基本处于“吃老本”的阶段。由于产品缺乏创新,多年来都没有根据市场变化和消费升级进行研发和宣传投入。需要着力解决一系列问题,急需在年轻消费群中提升品牌影响力,包括如何把整个品牌活化,如何进行产品创新,渠道巩固,唤起年轻消费者等等。

露露
在植物蛋白饮料中,一直有“北露露,南椰树”的说法。2016年,露露将目标投向年轻市场,推出五款新品。针对儿童市场的“小露露”选取狮子、老虎、大象这三种动物作为卡通形象,更容易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而且植物蛋白的含量是同类产品的2倍(1.2g/100ml)。同时,露露开拓了电商渠道,试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布局市场。

六个核桃
核桃饮料是2016年植物蛋白饮料中增长最快的子品类,作为中国核桃乳行业的领导品牌,养元六个核桃在2016年实施了“饥饿营销战略”,战略性调控了各生产基地产能,人为压缩产能10%。通过下调增长目标,并将更多精力放到优化终端库存、提升产品质量、维持市场秩序等方面。同时采取“将核桃与健脑捆绑到底”的营销策略,并连续两年斥巨资独家冠名江苏卫视《最强大脑》,但是其“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的广告语和“擦边球”式营销方式因涉嫌虚假宣传也频遭职业打假人和法学界人士质疑。当前是国内饮料行业全面转型,建立新市场秩序、提升竞争实力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饮料行业消费基础进一步夯实的主要阶段。饮料企业必须加快营销、渠道的创新发展,才可走得更远更久。

蒙牛植朴磨坊
2014年4月,蒙牛与美国最大的植物基饮料和食品公司WhiteWave组建合资公司,其中蒙牛持股51%,WhiteWave持股49%。同年共同创立植物原饮品牌——植朴磨坊。预示着蒙牛开始涉足植物蛋白饮料市场。但是 2015年的销量平平,2016年5月Silk植朴磨坊推出全新升级产品,分为核桃、巴旦木、豆奶、香蕉豆奶共四种口味。据了解,2016年上半年财务报告发现,其所推出的植物蛋白饮品并未单独披露销售数据,而是在“其他产品”一项,植物蛋白饮品“植朴磨坊”与“未来星儿童成长乳酪金装”、“欧式酸乳酪”及“欧式发酵乳”一起,共同贡献了人民币1.323亿元的收入,仅占蒙牛总收入的0.5%。而在2015年,这几款产品一起贡献的收入为1.957亿元,占蒙牛总收入的0.8%。对于植朴磨坊而言,该款产品植物蛋白含量达2g/100ml,市场认可度高,但是主要存在宣传上的问题,消费者的接受度很低。

可口可乐粗粮饮品

随着碳酸饮料市场的下滑,可口可乐寻求破局办法,推动产品多元化。2015年,可口可乐全资收购中绿集团旗下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粗粮王饮品控股有限公司,进军植物蛋白饮料行业。但根据可口可乐近日公布的2016年业绩,去年全年销售额同比下降5.49%,净利润下降11.25%。从业绩数据看来,新产品的推出并没有稀释可口可乐下滑的业绩。尽管前景尚好,但依旧有变数。
文章来源:新京报
面对连续高速发展的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植物蛋白饮料领域。然而自2016年开始,植物蛋白饮料正在告别过去几年的高速增长,包括银鹭、椰树、露露等代表性的企业营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或增速放缓。
业内分析认为,当前国内饮料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依靠价格竞争抢夺市场。因此,饮料行业要走出低谷,恢复增长,必须要靠“创新发展”。
椰树牌椰汁
椰汁作为植物蛋白饮料的一种,中国椰汁这几年得到高速发展。但椰树体系和团队,产品和品牌都比较老化,并没有从植物蛋白市场的扩张中分得红利,甚至在这两年,市场有所萎缩。据中新网报道,2月8日,椰树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赵波在2017年新春开门红大会上表示,2016年饮料企业普遍面临产品滞销的压力,椰树集团产值为40.21亿元。而根据此前的公开资料中,2014年椰树集团年产值显示为44.5亿元。也就是说,两年时间,椰树集团的产值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减少了4.3亿元。
可以说,椰树牌椰汁基本处于“吃老本”的阶段。由于产品缺乏创新,多年来都没有根据市场变化和消费升级进行研发和宣传投入。需要着力解决一系列问题,急需在年轻消费群中提升品牌影响力,包括如何把整个品牌活化,如何进行产品创新,渠道巩固,唤起年轻消费者等等。

露露
在植物蛋白饮料中,一直有“北露露,南椰树”的说法。2016年,露露将目标投向年轻市场,推出五款新品。针对儿童市场的“小露露”选取狮子、老虎、大象这三种动物作为卡通形象,更容易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而且植物蛋白的含量是同类产品的2倍(1.2g/100ml)。同时,露露开拓了电商渠道,试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布局市场。

六个核桃
核桃饮料是2016年植物蛋白饮料中增长最快的子品类,作为中国核桃乳行业的领导品牌,养元六个核桃在2016年实施了“饥饿营销战略”,战略性调控了各生产基地产能,人为压缩产能10%。通过下调增长目标,并将更多精力放到优化终端库存、提升产品质量、维持市场秩序等方面。同时采取“将核桃与健脑捆绑到底”的营销策略,并连续两年斥巨资独家冠名江苏卫视《最强大脑》,但是其“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的广告语和“擦边球”式营销方式因涉嫌虚假宣传也频遭职业打假人和法学界人士质疑。当前是国内饮料行业全面转型,建立新市场秩序、提升竞争实力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饮料行业消费基础进一步夯实的主要阶段。饮料企业必须加快营销、渠道的创新发展,才可走得更远更久。

蒙牛植朴磨坊
2014年4月,蒙牛与美国最大的植物基饮料和食品公司WhiteWave组建合资公司,其中蒙牛持股51%,WhiteWave持股49%。同年共同创立植物原饮品牌——植朴磨坊。预示着蒙牛开始涉足植物蛋白饮料市场。但是 2015年的销量平平,2016年5月Silk植朴磨坊推出全新升级产品,分为核桃、巴旦木、豆奶、香蕉豆奶共四种口味。据了解,2016年上半年财务报告发现,其所推出的植物蛋白饮品并未单独披露销售数据,而是在“其他产品”一项,植物蛋白饮品“植朴磨坊”与“未来星儿童成长乳酪金装”、“欧式酸乳酪”及“欧式发酵乳”一起,共同贡献了人民币1.323亿元的收入,仅占蒙牛总收入的0.5%。而在2015年,这几款产品一起贡献的收入为1.957亿元,占蒙牛总收入的0.8%。对于植朴磨坊而言,该款产品植物蛋白含量达2g/100ml,市场认可度高,但是主要存在宣传上的问题,消费者的接受度很低。

可口可乐粗粮饮品

随着碳酸饮料市场的下滑,可口可乐寻求破局办法,推动产品多元化。2015年,可口可乐全资收购中绿集团旗下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粗粮王饮品控股有限公司,进军植物蛋白饮料行业。但根据可口可乐近日公布的2016年业绩,去年全年销售额同比下降5.49%,净利润下降11.25%。从业绩数据看来,新产品的推出并没有稀释可口可乐下滑的业绩。尽管前景尚好,但依旧有变数。
文章来源:新京报
最新文章
- 营养健康全产业链展示汇聚!10月AAES2022等你闪耀深圳
- 媒体合作推文|8大奖项结果,150+创新品牌共同见证,第四届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重磅揭晓!
- 【全新起航】AAES2022与时代共生——活下来,赢未来!
- FFNS2022倒计时15天!伊利、福建亲亲、无限极、和黄健宝确认参会,最新日程来啦
- 益生菌细分领域的黄金时代,SYNFORU®为你打造从头到脚360度的呵护
- 【思考·洞察】六月寄语:说说产业里“陆地粮”和“海洋粮”的认知差
- 精密发酵技术,植物肉市场的关键“突破”
- 植提桥
- 最新!FFNS2022延期至6月30日举办,品牌商免费参会,先到先得!
- 数据报告,Z世代对肉类替代品兴趣高,植物基的机会在冷冻、零食等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