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标签,为健康行业注入新活力
时间:2017-01-13
浏览数:(178)
关键词: 活力 标签 行业
目前,产品的清洁标签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生产商热衷于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为“天然”,然而仅仅在名义上声称不添加人工成分是很难达到真正的清洁产品标准,因为清洁产品的配方是复杂多变的。
 
对于食品研发者来说,清洁标签概念有利也有弊。一方面,许多成分被“清洁标签”拒之门外,生产商必须不断研发新配方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考验。另一方面,“清洁标签”的概念也着实让人困惑。
 
产品成分更易被识别
清洁标签不仅仅是简单的将有害化学物质去除,比如会让消费者恐慌的人工香料和色素,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其可以让消费者对那些不能立即识别的成分放下警惕心理。食品科学家Rachel Zemser指出,许多消费者不希望产品中出现各式各样自己无法识别的成分,即使它们对人体健康有益。
 
在选择产品的时候,消费者会密切关注产品的标签成分,不购买自己无法识别的成分即使是安全天然的。美食评论家迈克尔•波伦曾指出,你太祖母不认可的食物尽量不要吃。也就是说,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会尽可能的选择自己熟知的成分,不太会选择自己无法识别的成分,更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去食用。
 
天然树胶是提取树木,而非人工化学合成,人们往往会忽视这一点。如果产品标签中含有“瓜儿豆胶”,人们就会忧虑,并且生产商也不会将这种物质添加在产品中。因此,许多食品生产商在需求产品配方时候,往往会将这种成分摒弃掉,寻求消费者更容易识别的成分。
 
全球正流行
宜瑞安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30%消费者寻求具有不同形式“清洁标签”声称的产品。在选择乳制品和烘烤食品时,70%消费者表示清洁标签的声称意识会影响产品的购买。
 
随着清洁标签趋势的盛行,几家国际公司开始在其产品中禁止使用人工添加剂。比如沃尔玛一直在寻求如何在不增加成本的同时,满足清洁标签产品的需求。清洁标签最初应用的范围可能比较局限,目前开始向主流渗透,不仅仅是精品百货,还包括日常连锁店和普通超市。
 
清洁标签不仅为食品和饮料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目前还应用于其他一些新兴领域,如糖果行业也开始向天然成分方面过渡。2015年雀巢美国公司在其生产的巧克力产品中淘汰掉人工香料和色素,并在2020年之前对公司产品中使用的人工色素采取逐步淘汰制度。
 
据植提桥媒体了解,卡夫亨氏公司近日也指出从2016年4月开始,公司生产的奶酪产品将不再使用人工香料、色素和防腐剂,尽管这项决定是在2015年12月时候起草的。卡夫亨氏公司随后开展一系列营销活动,以推动清洁标签产品趋势的发展。
 
清洁标签也有尴尬时
当一些物质不再被界定为“清洁”,食物配方师就要权衡取舍。在某种情况下,去除掉不清洁成分会让产品变得不那么糟。比如,一些公司不打算生产杏仁乳和榛果牛奶,因为坚果会出现下沉的现象,但又不想在其中添加树胶以防止沉淀,因为树胶会影响到产品天然的定位。为了让产品更加天然,食品生产商往往会放弃使用树胶和填充物,但沉淀现象会使得产品的整体美观会受到影响。
 
同样,面包制作商会选择天然防腐剂如盐和糖去代替人工防腐剂。但添加剂量少会影响效果,添加多的话又会影响口感。在不添加化学添加剂的同时,又为了使产品不容易变质,有时候只能将其放在冰箱中存储。因此,人们往往会面临两种选择,对产品进行冷藏或使用昂贵的成分去替代。要不然,产品的储存期就会相对短。
 
市场发展空间
清洁标签对制造商并不是很有利,但对成分供应商存在一定优势。如果清洁标签成分不仅仅发挥替代作用,且价格存在一定优势,那么无疑是最终的赢家。比如,许多生产商会使用消费者容易识别的大米浓缩物替代抗结块剂(通常为二氧化硅)的使用。在生产粉末产品时,抗结块剂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物质,可防止粉末凝结在一起。然而,消费者会倾向于选择大米来源的成分,而非岩石来源的成分。
 
生产商也在扩大清洁标签的内在含义,将其延伸至不含过敏源和不含防腐剂方面。
市场上许多上市的新产品中不含有过敏源、无麸质、无黄豆、无小麦以及无防腐剂。如果一款产品中的成分多达100种,消费者是不愿意购买这样的产品,即使其中的成分可以被识别。因此,清洁标签的另一个内涵就是成分简单化。在某种程度上,简单的成分列表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事情的发生。
 
人们常说,一知半解是最危险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清洁标签会让产品变得更加健康天然,加工程序大大减少,同时也会夸大风险认知。并不是每一个成分都是安全的,但大部分成分都是很安全的,因此没有理由拒绝使用部分成分,仅仅是因为其不被人们所识别。
 
消费者认知教育
尽管消费者对非天然产品避而远之,但在识别产品究竟是不是天然方面还存在一些困惑,因此消费者认知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仅仅因为不能识别某种成分就将其划分到非天然行列,这种做法是很不可取的,但却是比较普遍的。
 
举个例子,在制作色拉酱调料的时候,如果不使用黄原胶就会面临许多障碍,但使用的话就会让消费者误以为含该成分的产品不是清洁标签产品。食品研发者都了解黄原胶是细菌发酵产生的一种多糖,也算的上是天然形成过程,但是消费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瓜儿豆胶和阿拉伯树胶来源于种子和树液,天然标签同样也受到消费者的质疑。
 
从清洁标签发展历程来看,消费者对其认知逐渐清晰和完善。即使一个人以前不关心清洁标签,但在了解其相关信息,加之相应的广告宣传,消费者对产品的清洁标签意识就会越来越明显。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