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积极寻求低糖食品但仍无法辨别
时间:2016-12-06
浏览数:(198)
关键词: 低糖 消费者 食品
近日,美国一家健康信息网站(Healthline)随机选择了3000名美国人,通过问卷调查评估了其对糖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以此号召人们减少糖的摄入量。
 
调查结果显示,三分之二的受访人并不知道普通食物中含有多少糖分,70%的受访人错误地认为,酸奶和蛋白质棒中的糖分比星巴克巧克力面包和邓氏甜甜圈中的要少。这就说明,受访者无法定期检测营养标示中未标明的“隐藏的”糖分。
 
让人欣喜的是,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其会定期检测食品中的糖分,尤其是甜食,如蛋糕,但很少检测调料品中的糖分。此外,调查者发现即便消费者会查看产品营养标示中的糖用量,还是无法完全理解标示中所列出的糖分用量。70%的受访者标示,并不知道一汤匙的糖是多少克,或者等同于多少卡路里,76%的受访者则表示并不知道多少糖分算是“过量”。
 
如果消费者并不知道糖分的具体衡量标准,那么食品和饮料营养标示中的糖用量对他们来说也许就形同虚设,甚至有38%的受访者表示其根本不相信产品的营养标示。鉴于存在这种不信任,消费者对FDA将于2018年7月实施的总糖用量和添加糖营养成分标签的态度也就很难说。
 
尽管如此,消费者还是在积极寻求低糖标签的食品和饮料。56%的受访者表示在购物的时候会挑选“无添加糖”声称的产品,32%的受访者则会挑选“不含糖”声称的产品。
 
为此,Healthline打算下狠招让消费者彻底和糖分说拜拜,具体措施包括发布一系列科普文章,采用社会营销工具,以及借助于多媒体的帮助。
 
尽管该活动的目的在于帮助美国消费者,但是无形中也损害了食品和饮料生产商的利益。有些文章将糖分描述为“有毒”和“致命的”的成分,并将它与比喻为会让人上瘾的另类咖啡因。有些人则认为糖分就像烟草一样,容易让儿童上瘾。
小编认为,添加糖的害处大家有目共睹,但首先,糖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需要人们理智对待,大可不必谈“糖”色变。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