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角:转基因食品和功能性标示食品现状一瞥
时间:2016-08-18
浏览数:(206)
关键词: 食品 转基因 日本市场
近日,在日本东京技术学院举办的“第20届 TTC生物咖啡馆”会议提到了转基因食品的认证现状问题。近年来,食品和功能声称已成为热门话题。但是在追求食品的功能性之前,首先要确保食品安全。

自然繁殖理想作物需要10年时间 转基因可缩短时间
转基因作物早在1995年已经出现。在经历十多年之后开始传入日本。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和气候的急剧变化,转基因作物在“可持续农业生产”、高效品种改良、实现粮食增产的呼声下应运而生。
关于转基因作物的现状,日本农业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的研究员小松晃以“基因改良作物进入日本已超10年,今后将何去何从?”为题进行了演讲。
转基因作物不经过自然交配,通过所谓的人为改写基因来育种繁殖。种子交配方式下的品种改良会花费大量时间和成本,而转基因则可以大大缩短时间和成本。这种优势促进了基因重组技术的诞生。
然而,转基因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例如结合小麦基因的大米的过敏和毒性问题早就成为讨论的主题。此外,还存在将转基因作物和杂草品种交配是否会带来枯萎杂草繁殖的可能性,乱用野生物种杂交是否会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食用转基因饲料的牲畜在成为肉食品之后是否有引发健康损害的可能性等问题。
迄今为止尚未发现证明不良影响的事例
日本为了进一步确认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实施100多个检查项目对各种转基因作物进行评估,除此之外不允许栽培转基因作物。目前还没有被认定为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此外,政府遵照“食品安全基本法”、“食品卫生法”和“饲料安全法”,对食品安全进行严格把控。
目前日本的转基因作物批准情况如下,允许在隔离地域实施栽培实验的主要作物为水稻、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甜菜、苜蓿、康乃馨、匍匐翦股颖和玫瑰10类,共88项。允许使用除匍匐翦股颖以外的9类作物,共157品种。此外,目前在日本可实现商业化种植的只有“玫瑰”。
另一方面,作为食品获得批准的作物有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甜菜、苜蓿、马铃薯共8类304品种。由于安全管理非常严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转基因作物比自然作物的安全性更高。
在这10年时间里,世界各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正在迅速扩大。在1998年只有8个国家选择耕种,到2015年已上升到28个国家。
基本上来说,在日本只有必要且有益的转基因作物才可以实现商业化开发。只有安全性已经获证实的转基因作物才可以进入市场。因此,迄今为止尚未出现市场流通的转基因作物会影响健康的事例。
不断出现新的功能声称
围绕近年来的“食品”问题,业界在关注转基因作物的同时,“健康食品”的功能声称渐渐引起热议。
近日在日本桥社会教育会馆举行的第90届“食品与环境研讨会”上,内藤瑞惠先生(消费者厅食品标签策划部副主任)以“功能性标示食品的现状”为题进行了演讲。
美国于1994年确立DSHEA法(膳食补充剂和教育法案),用于保健品功能声称的认定。日本以其为参考,在2015年6月开始为了实现保健食品的功能标签开始施行用于功能性声称认定的制度。
目前该制度实施已有一年,截至2016年5月31日已公布308件认证产品,其中补充剂形式的加工食品有145件,其它加工食品有160件,生鲜食品有3件。其中来自东京、大阪、爱知县的产品总计204件。
功能性标示制度的施行为健康产品的功能标签带来诸多可能。比如“以减少内脏脂肪为代表的减脂功能”、“改善排便,调整肠内环境的功能”、“具备降血压效果,适宜高血压人群使用”、
“有利于焦距调节的功能”、“润泽肌肤的效果”、“保持强健骨骼的功能”、“帮助膝关节舒展弯曲的功能”。
在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符合标准的声称措辞。比如“有效预防疾病”、“防止血管硬化”、“预防骨质疏松症”、“预防流感”、“畅通血液”、“改善肝功能低下”等声称语句。
此外,还出现一些超出维持增进健康的声称语句。例如“让皮肤、指甲、头发更加美观”,“早上食用可减少晚餐卡路里摄取量”等。但无可争议的是,所有功能声称均需要基于科学证据。
这一年来,健康行业从业者已渐渐熟悉功能性标示制度。一些生产商也开始积极应对新制度,推进相应保健品的开发进程。

自然繁殖理想作物需要10年时间 转基因可缩短时间
转基因作物早在1995年已经出现。在经历十多年之后开始传入日本。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和气候的急剧变化,转基因作物在“可持续农业生产”、高效品种改良、实现粮食增产的呼声下应运而生。
关于转基因作物的现状,日本农业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的研究员小松晃以“基因改良作物进入日本已超10年,今后将何去何从?”为题进行了演讲。
转基因作物不经过自然交配,通过所谓的人为改写基因来育种繁殖。种子交配方式下的品种改良会花费大量时间和成本,而转基因则可以大大缩短时间和成本。这种优势促进了基因重组技术的诞生。
然而,转基因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例如结合小麦基因的大米的过敏和毒性问题早就成为讨论的主题。此外,还存在将转基因作物和杂草品种交配是否会带来枯萎杂草繁殖的可能性,乱用野生物种杂交是否会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食用转基因饲料的牲畜在成为肉食品之后是否有引发健康损害的可能性等问题。
迄今为止尚未发现证明不良影响的事例
日本为了进一步确认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实施100多个检查项目对各种转基因作物进行评估,除此之外不允许栽培转基因作物。目前还没有被认定为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此外,政府遵照“食品安全基本法”、“食品卫生法”和“饲料安全法”,对食品安全进行严格把控。
目前日本的转基因作物批准情况如下,允许在隔离地域实施栽培实验的主要作物为水稻、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甜菜、苜蓿、康乃馨、匍匐翦股颖和玫瑰10类,共88项。允许使用除匍匐翦股颖以外的9类作物,共157品种。此外,目前在日本可实现商业化种植的只有“玫瑰”。
另一方面,作为食品获得批准的作物有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甜菜、苜蓿、马铃薯共8类304品种。由于安全管理非常严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转基因作物比自然作物的安全性更高。
在这10年时间里,世界各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正在迅速扩大。在1998年只有8个国家选择耕种,到2015年已上升到28个国家。
基本上来说,在日本只有必要且有益的转基因作物才可以实现商业化开发。只有安全性已经获证实的转基因作物才可以进入市场。因此,迄今为止尚未出现市场流通的转基因作物会影响健康的事例。
不断出现新的功能声称
围绕近年来的“食品”问题,业界在关注转基因作物的同时,“健康食品”的功能声称渐渐引起热议。
近日在日本桥社会教育会馆举行的第90届“食品与环境研讨会”上,内藤瑞惠先生(消费者厅食品标签策划部副主任)以“功能性标示食品的现状”为题进行了演讲。
美国于1994年确立DSHEA法(膳食补充剂和教育法案),用于保健品功能声称的认定。日本以其为参考,在2015年6月开始为了实现保健食品的功能标签开始施行用于功能性声称认定的制度。
目前该制度实施已有一年,截至2016年5月31日已公布308件认证产品,其中补充剂形式的加工食品有145件,其它加工食品有160件,生鲜食品有3件。其中来自东京、大阪、爱知县的产品总计204件。
功能性标示制度的施行为健康产品的功能标签带来诸多可能。比如“以减少内脏脂肪为代表的减脂功能”、“改善排便,调整肠内环境的功能”、“具备降血压效果,适宜高血压人群使用”、
“有利于焦距调节的功能”、“润泽肌肤的效果”、“保持强健骨骼的功能”、“帮助膝关节舒展弯曲的功能”。
在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符合标准的声称措辞。比如“有效预防疾病”、“防止血管硬化”、“预防骨质疏松症”、“预防流感”、“畅通血液”、“改善肝功能低下”等声称语句。
此外,还出现一些超出维持增进健康的声称语句。例如“让皮肤、指甲、头发更加美观”,“早上食用可减少晚餐卡路里摄取量”等。但无可争议的是,所有功能声称均需要基于科学证据。
这一年来,健康行业从业者已渐渐熟悉功能性标示制度。一些生产商也开始积极应对新制度,推进相应保健品的开发进程。
最新文章
- 营养健康全产业链展示汇聚!10月AAES2022等你闪耀深圳
- 媒体合作推文|8大奖项结果,150+创新品牌共同见证,第四届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重磅揭晓!
- 【全新起航】AAES2022与时代共生——活下来,赢未来!
- FFNS2022倒计时15天!伊利、福建亲亲、无限极、和黄健宝确认参会,最新日程来啦
- 益生菌细分领域的黄金时代,SYNFORU®为你打造从头到脚360度的呵护
- 【思考·洞察】六月寄语:说说产业里“陆地粮”和“海洋粮”的认知差
- 精密发酵技术,植物肉市场的关键“突破”
- 植提桥
- 最新!FFNS2022延期至6月30日举办,品牌商免费参会,先到先得!
- 数据报告,Z世代对肉类替代品兴趣高,植物基的机会在冷冻、零食等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