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饲用植物提取物论坛报道:非粮型饲料发展前景光明
时间:2016-05-25
浏览数:(151)
关键词: 中国饲用植物提取物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动物性产品需求逐年增加,而且对肉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畜争粮”这一矛盾在未来将更加突出。当下国内粮食价格过高,非配额饲料进口过多,导致目前存在粮食过剩、库存量达的矛盾。据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2015年,中国进口大豆8173万吨,进口玉米、大麦、高粱、玉米酒糟及其可溶物等饲料原料超过4500万吨。此外优质牧草年缺口达4亿吨以上。因此开发非粮饲料资源、提高饲料利用率是解决饲料资源严重短缺,降低目前玉米等粮食库存,缓解国家粮食安全的最佳出路。
第二届( 2016)中国饲用植物提取物行业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院士向与会代表分享了《非粮饲用资源开及应用》的报告。印院士指出,10年前,中国的饲料原料配方不超过10种,而目前已经超过几十种,可见饲料配方正在朝多元化趋势发展。利用非粮饲料代替部分常规饲料,能够补充动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功能成分,降低养殖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当下人畜争粮这一矛盾加剧的情况下。笔者在此简单列举了以下几种非常规饲料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发展情况。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
木本饲料
木本饲料(wood grass或woody forage)指具有饲用价值的木本植物(乔木、灌木、半灌木、木质藤本植物等)枝叶、花朵、果实、种子以及其副产品,其可以直接或加工利用。和草本饲料相比,木本饲料营养成分更高,其中粗蛋白含量高约50%,粗纤维含量低约60%,钙含量高出三倍,灰分和磷含量相近。此外,木本饲料产量高,同等面积情况下比草本饲料高2到4倍,其还具有绿化植被,保持水土的作用。目前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灌木和乔木的幼嫩枝叶是饲料的重要来源。
据植饲网了解,木本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比较高,提供动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素,还可以改善猪肉风味,这主要是因为其可以减少猪肉中的吲哚含量。苜蓿是一种蛋白质含量很高的木本饲料,可添加在母猪饲料当中。印院士在会议上简单介绍了我国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植物性饲料(桑叶、金银花),指出其不仅可以节约谷物粮食,还可改善肉的风味。桑树的根部可以吸收土壤中存在的重金属元素,但这对桑叶并没有影响。桑叶的产量比较高,其中的蛋白质含量达25%,可改善猪肉的品质,降低肠道慢性炎症相关疾病,作为非粮型饲料资源可部分替代20%的谷物饲料。金银花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其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有机酸和挥发性油类,其中绿原酸的含量达4.8%-13.8%,具有抗炎及抗菌的作用,能够显著增加动物的抗病能力。此外,金银花修剪下来的叶、茎也可用作植物饲料。
印院士在论坛上列举了日本一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提取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动物体内自由基、氧化还原活性的金属。和维生素C、E相比,植物化合物来源饲料喂养的动物体内、体外、血中浓度的抗氧化性均比较高。
新型的木本饲料加工工艺包括青贮、微贮发酵、叶粉、糖化和膨化等,不同加工方法制成的饲料,喂养的效果也不同。当下木本饲料原料加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幼芽、嫩枝叶、花序、果实均可引起中毒;缺乏专用的收割、加工机械。其中抗营养因子和中毒现象采用一定的方式可以改变,但专有的收割机械是目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总之,发展木本饲料不仅能够优化现有的饲料结构,还能达到一种综合的利用效果。
发酵饲料
发酵饲料主要指的是经过微生物发酵,将植物性、动物性等中抗营养因子分解或转化,产生出牲畜更易吸收利用的饲料原料。发酵饲料不仅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的氨基酸,而且还能提高动物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利用率和转化率、降低畜禽养殖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具有重大的意义。本届论坛上,印院士介绍了当前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中药渣饲料。微生物发酵制成的中药渣是一种高效、无残留的动物饲料原料及其添加剂,同时将难以用于饲料的药渣与牲畜粪便发酵生产成有机肥,实现中药渣的高效循环利用,解决当前中药渣对环境的污染、畜禽产品抗生素残留和化肥农业残留等问题。印遇龙院士指出,目前发酵饲料主要应用在猪鸡、反刍类牛羊等动物的养殖中。
植物蛋白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有利于饲养动物的吸收利用,不同程度地刺激生长和繁殖,是其它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然而植物性蛋白饲料最大的挑战就是其中含有的抗营养因子,固体发酵提取技术可以消除其中的抗营养因子,发酵饲料的主要特点:消除大豆抗原蛋白;在蒸煮发酵过程中,通过添加乳酸菌、芽泡杆菌、酵母菌等,能够降解植物蛋白质中单宁成分,将多糖分解成寡糖,从而便于动物的消化吸收等。发酵饲料可以有效地利用废弃资源,节约饲料成本,并且对环境的污染特别小,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广。
昆虫蛋白饲料
昆虫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昆虫蛋白不仅可以作为食品供人类食用,还是一种优质蛋白饲料来源。和大豆、鱼粉相比较,昆虫消耗更少的土地和水源,它们的养殖可以成功地、迅速地在各种有机垃圾材料中实现,包括蔬菜、家居和有机垃圾,处理过程可以将垃圾量降低60%。残留物还可以作为肥料循环,从而组建禽畜养殖循环利用的生态健康模式。更重要的是,它们的蛋白质含量与大豆相当,可大大节省养殖成本。据植饲网了解,荷兰大学2016年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昆虫饲料在西方国家家禽行业应用前景很广,这些昆虫主要有黑水虻、普通家蝇、黄粉虫等,目前欧盟正在积极开发昆虫蛋白饲料。印院士在会议上简单介绍了黑水虻蛋白饲料当下的应用情况,指出未来人们还需进行更多的试验去验证昆虫蛋白饲料的利弊。
海藻饲料
海藻中富含各种营养成分,蛋白质、多糖类、食物纤维、维他命、脂肪酸等等。而在众多的绿色饲料添加剂中,藻类以它独有的作用方式、良好的效果、无残留、无毒副作用以及无污染而成为一种最理想的饲料添加剂。
海藻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畜禽、水产饲料中,已证明其有增产、改善产品品质、提高动物的机体免疫力和肠道健康等效果。海藻主要是被加工成海藻粉末,然后添加到饲料中,这样便于动物的吸收和消化。
据植饲网了解,海藻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成分,这些活性成分在改善人类、动物健康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与此同时,我国拥有广阔海域和漫长海岸线,海藻生长繁殖条件十分优越。加之科学技术发展和人们对藻类的进一步研究,藻类及藻类提取物在饲料行业的发展呈现出良好势态。成本和开发是藻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也进一步制约着藻类在饲料行业的开发和研究。
我国的饲料资源种类并不丰富,主要以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作为主要的饲料原料。2014年中国全年粮食消费总量的一半用于饲料领域,随着人们对肉类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人畜争粮这一趋势在中国愈演愈烈。非粮饲料的大力推广可以优先缓解这一矛盾,促进畜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从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但是,非粮饲料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资源收集程度低下,浪费严重;饲料蛋白提取技术程度低,部分技术成本过高难以推广;非粮资源数量不清楚、成分复杂、营养价值评定不准确等等。据植饲网了解,印遇龙院士牵头的“大宗非粮型饲料资源高效利用战略研究”项目已于2015年6月在亚热带生态所启动。该项目针对目前非粮饲料存在的问题,分阶段对其进行战略研究,确定出相应方案,从而构建我国大宗非粮型饲料资源高效利用战略和技术体系。总的来说,非粮型饲料具有常规饲料无可比拟的优势,势必成为缓解中国粮食紧张的必由之路,未来发展前景呈现出无限光明。
注:本文转载自《植饲网》原文链接:http://www.herb-feed.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6&id=531
第二届( 2016)中国饲用植物提取物行业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院士向与会代表分享了《非粮饲用资源开及应用》的报告。印院士指出,10年前,中国的饲料原料配方不超过10种,而目前已经超过几十种,可见饲料配方正在朝多元化趋势发展。利用非粮饲料代替部分常规饲料,能够补充动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功能成分,降低养殖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当下人畜争粮这一矛盾加剧的情况下。笔者在此简单列举了以下几种非常规饲料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发展情况。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
木本饲料(wood grass或woody forage)指具有饲用价值的木本植物(乔木、灌木、半灌木、木质藤本植物等)枝叶、花朵、果实、种子以及其副产品,其可以直接或加工利用。和草本饲料相比,木本饲料营养成分更高,其中粗蛋白含量高约50%,粗纤维含量低约60%,钙含量高出三倍,灰分和磷含量相近。此外,木本饲料产量高,同等面积情况下比草本饲料高2到4倍,其还具有绿化植被,保持水土的作用。目前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灌木和乔木的幼嫩枝叶是饲料的重要来源。
据植饲网了解,木本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比较高,提供动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素,还可以改善猪肉风味,这主要是因为其可以减少猪肉中的吲哚含量。苜蓿是一种蛋白质含量很高的木本饲料,可添加在母猪饲料当中。印院士在会议上简单介绍了我国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植物性饲料(桑叶、金银花),指出其不仅可以节约谷物粮食,还可改善肉的风味。桑树的根部可以吸收土壤中存在的重金属元素,但这对桑叶并没有影响。桑叶的产量比较高,其中的蛋白质含量达25%,可改善猪肉的品质,降低肠道慢性炎症相关疾病,作为非粮型饲料资源可部分替代20%的谷物饲料。金银花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其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有机酸和挥发性油类,其中绿原酸的含量达4.8%-13.8%,具有抗炎及抗菌的作用,能够显著增加动物的抗病能力。此外,金银花修剪下来的叶、茎也可用作植物饲料。
印院士在论坛上列举了日本一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提取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动物体内自由基、氧化还原活性的金属。和维生素C、E相比,植物化合物来源饲料喂养的动物体内、体外、血中浓度的抗氧化性均比较高。
新型的木本饲料加工工艺包括青贮、微贮发酵、叶粉、糖化和膨化等,不同加工方法制成的饲料,喂养的效果也不同。当下木本饲料原料加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幼芽、嫩枝叶、花序、果实均可引起中毒;缺乏专用的收割、加工机械。其中抗营养因子和中毒现象采用一定的方式可以改变,但专有的收割机械是目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总之,发展木本饲料不仅能够优化现有的饲料结构,还能达到一种综合的利用效果。
发酵饲料
发酵饲料主要指的是经过微生物发酵,将植物性、动物性等中抗营养因子分解或转化,产生出牲畜更易吸收利用的饲料原料。发酵饲料不仅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的氨基酸,而且还能提高动物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利用率和转化率、降低畜禽养殖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具有重大的意义。本届论坛上,印院士介绍了当前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中药渣饲料。微生物发酵制成的中药渣是一种高效、无残留的动物饲料原料及其添加剂,同时将难以用于饲料的药渣与牲畜粪便发酵生产成有机肥,实现中药渣的高效循环利用,解决当前中药渣对环境的污染、畜禽产品抗生素残留和化肥农业残留等问题。印遇龙院士指出,目前发酵饲料主要应用在猪鸡、反刍类牛羊等动物的养殖中。
植物蛋白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有利于饲养动物的吸收利用,不同程度地刺激生长和繁殖,是其它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然而植物性蛋白饲料最大的挑战就是其中含有的抗营养因子,固体发酵提取技术可以消除其中的抗营养因子,发酵饲料的主要特点:消除大豆抗原蛋白;在蒸煮发酵过程中,通过添加乳酸菌、芽泡杆菌、酵母菌等,能够降解植物蛋白质中单宁成分,将多糖分解成寡糖,从而便于动物的消化吸收等。发酵饲料可以有效地利用废弃资源,节约饲料成本,并且对环境的污染特别小,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广。
昆虫蛋白饲料
昆虫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昆虫蛋白不仅可以作为食品供人类食用,还是一种优质蛋白饲料来源。和大豆、鱼粉相比较,昆虫消耗更少的土地和水源,它们的养殖可以成功地、迅速地在各种有机垃圾材料中实现,包括蔬菜、家居和有机垃圾,处理过程可以将垃圾量降低60%。残留物还可以作为肥料循环,从而组建禽畜养殖循环利用的生态健康模式。更重要的是,它们的蛋白质含量与大豆相当,可大大节省养殖成本。据植饲网了解,荷兰大学2016年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昆虫饲料在西方国家家禽行业应用前景很广,这些昆虫主要有黑水虻、普通家蝇、黄粉虫等,目前欧盟正在积极开发昆虫蛋白饲料。印院士在会议上简单介绍了黑水虻蛋白饲料当下的应用情况,指出未来人们还需进行更多的试验去验证昆虫蛋白饲料的利弊。
海藻饲料
海藻中富含各种营养成分,蛋白质、多糖类、食物纤维、维他命、脂肪酸等等。而在众多的绿色饲料添加剂中,藻类以它独有的作用方式、良好的效果、无残留、无毒副作用以及无污染而成为一种最理想的饲料添加剂。
海藻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畜禽、水产饲料中,已证明其有增产、改善产品品质、提高动物的机体免疫力和肠道健康等效果。海藻主要是被加工成海藻粉末,然后添加到饲料中,这样便于动物的吸收和消化。
据植饲网了解,海藻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成分,这些活性成分在改善人类、动物健康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与此同时,我国拥有广阔海域和漫长海岸线,海藻生长繁殖条件十分优越。加之科学技术发展和人们对藻类的进一步研究,藻类及藻类提取物在饲料行业的发展呈现出良好势态。成本和开发是藻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也进一步制约着藻类在饲料行业的开发和研究。
我国的饲料资源种类并不丰富,主要以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作为主要的饲料原料。2014年中国全年粮食消费总量的一半用于饲料领域,随着人们对肉类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人畜争粮这一趋势在中国愈演愈烈。非粮饲料的大力推广可以优先缓解这一矛盾,促进畜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从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但是,非粮饲料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资源收集程度低下,浪费严重;饲料蛋白提取技术程度低,部分技术成本过高难以推广;非粮资源数量不清楚、成分复杂、营养价值评定不准确等等。据植饲网了解,印遇龙院士牵头的“大宗非粮型饲料资源高效利用战略研究”项目已于2015年6月在亚热带生态所启动。该项目针对目前非粮饲料存在的问题,分阶段对其进行战略研究,确定出相应方案,从而构建我国大宗非粮型饲料资源高效利用战略和技术体系。总的来说,非粮型饲料具有常规饲料无可比拟的优势,势必成为缓解中国粮食紧张的必由之路,未来发展前景呈现出无限光明。
注:本文转载自《植饲网》原文链接:http://www.herb-feed.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6&id=531
最新文章
- 营养健康全产业链展示汇聚!10月AAES2022等你闪耀深圳
- 媒体合作推文|8大奖项结果,150+创新品牌共同见证,第四届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重磅揭晓!
- 【全新起航】AAES2022与时代共生——活下来,赢未来!
- FFNS2022倒计时15天!伊利、福建亲亲、无限极、和黄健宝确认参会,最新日程来啦
- 益生菌细分领域的黄金时代,SYNFORU®为你打造从头到脚360度的呵护
- 【思考·洞察】六月寄语:说说产业里“陆地粮”和“海洋粮”的认知差
- 精密发酵技术,植物肉市场的关键“突破”
- 植提桥
- 最新!FFNS2022延期至6月30日举办,品牌商免费参会,先到先得!
- 数据报告,Z世代对肉类替代品兴趣高,植物基的机会在冷冻、零食等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