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价格受恶劣气候影响或将上扬
时间:2016-05-25
浏览数:(95)
关键词: 大豆
芝加哥的大豆期货价格正在发生暴涨。2014/15财年和15/16财年连续二年实现创纪录的丰收环境之后,从2015年8月下旬至2016年3月初以来,1BU(蒲式耳=27.215公斤)= 850〜900美分的低迷价格市场已经持续了将近七个月。然而,之后出现了在4月13日950美分,20日1000美分,5月3日1050美分的急剧上涨, 截至最近的5月10日,其价格已上涨到1091.50美分,创下了2014年7月以来的新高。与今年1~2月的时点相比,其已经实现了20%以上的涨价率。
在目前的背景下,占世界大豆总产量一半的巴西、阿根廷两国,受恶劣天气影响麻烦频发。从全球范围来看,从太平洋赤道附近面向南美洲西海岸持续出现的水温异常的状态,导致全世界许多地方出现恶劣天气破坏农业生产。
例如,有报道指出东南亚发生了严重干旱灾害,其咖啡、棕榈油(食用油)、砂糖、天然橡胶的生产均受到损害,进而每种作物的价格都出现了上升。一般每年的五月是旱季到雨季的过渡期,即便今年已进入雨季是否可以保证土壤获得足够的水分,其方方面面受到质疑。

在南美,则出现了巴西干旱,阿根廷暴雨的完全相反的天气障害,这为大豆产量带来了极大的损害。此时将上一年种植的大豆进行收获,然后将采用双季种植的方式。然而,本次收获期由于收获之前出现了品质恶化,收割作业困难,陆续有报道称后续种植作业也出现困难,业界普遍认为不可能实现以往的高产量。

极具象征意义的是,美国农业部(USDA)于5月10日公布的最新月度供需报告显示,与上月的产量相比,巴西从1亿吨调整为9900万吨,阿根廷从5900万吨调整为5650万吨,分别出现了显著下调。计算可知这两个国家将总共失去350万吨的生产量,这已经超出了日本全年大豆进口量310万吨的规模。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豆油(食用油),豆粕(饲料)的市场需求开始出现日益增长的趋势。为了响应该趋势,南美洲以补充美国大豆产量的形式致力于种植规模的扩大。在过去10年里曾出现过巴西75%,阿根廷17%的增产情况。此外,南半球的生产时节与美国错开,这为大豆供需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然而,今年指望南美扩大其生产规模的梦想不至于说破灭,但也是一个很大的生产障害,并将为世界大豆供需带来了较大混乱。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南美洲的代替需求,美国大豆作物将成为被争抢的对象,一般往年这个时候因“天气市场”的影响,美国产的生产状况也是喜忧参半,预计本次还会持续受到南美生产制约不能自拔的形势。

据日本气象厅预计显示“厄尔尼诺现象将在春季有所收敛”,因此没有必要继续防范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然而,与此同时也有可能出现“夏天很可能发生拉尼娜现象”的情况,即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进行交接的状况,届时不排除会出现世界粮食价格上涨等更大混乱局面的可能性。

但是,将本次的情况与2012年的飙升市场相比,由于当时大豆价格受到打压,因而并未引起食品价格飙升等问题。当下由于食品价格上涨发生类似“阿拉伯之春”骚乱的可能性有限。然而,原油价格的暴跌速度开始放缓的同时,在过去的两年里持续处于低价低迷状态的大豆价格,或许正处于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