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来源菊粉可抑制生活习惯病
时间:2016-03-28
浏览数:(74)
关键词: 菊粉 发酵来源 生活习惯病
    研究团队包括:静冈县立大学药学部临床药品药学教室、三轮匡男、菅谷纯子、吉成浩一、五十里彰、富士日本精糖(企业) 渡辺修司、和田正、小枝贵弘。
[研究内容]
    富士日本精糖(企业)成功从蔗糖中利用菌体酵素完成了菊粉(果糖聚合物)的工业生产制造。该制法产生的菊粉在品质上与植物由来菊粉相比,是水溶性好可作为便利食材供应的高均质分子大小的产品,另外还可以制造果糖聚合度不同的菊粉产品。关于该酵素合成菊粉,以前有研究声称其具有抗肥胖,抑制血糖上升等作用。在本研究课题中,将会阐述新的功能效果,即持续摄取菊粉具有抑制肝脏脂肪堆积(抑制脂肪肝恶化的作用)和防止脂肪化等肝功能低下的患者频发服用医药品引发重度肝损害的不良情况。研究团队进行了研究讨论,相关结果如下。

⑴   以身体正常的12名志愿者进行糊精消化吸收试验,发现摄取合成菊粉可以暂时性抑制血糖值的上升(J Agric Food Chem,2005,53;1246 - 1253)。
⑵   令食用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饲料的老鼠持续摄取合成菊粉,发现老鼠的血清脂肪水平发生了下降,证明其具有抑制体重增加,抑制肝脂肪积蓄的效果。(J Agric Food Chem,2005,53;1246 - 1253)。
⑶   关于抑制肝脂肪积蓄的作用机制,众所周知,血糖上升与基因转录因子SREBP1c的亢进不无联系。持续摄取菊粉具有抑制SREBP1c亢进,进而抑制了脂肪合成酵素基因的亢进,从而抑制了肝脏脂肪蓄积。(J. Nutr., 论文准备中)
⑷   在动物实验中第一次发现了对于长期摄取高脂肪食物、高碳水化合物饵食的动物,该合成菊粉具有变动肝及肠管药物代谢酵素水平的作用(Drug . Met . Disp .论文准备中)。今后将继续分析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副作用的影响等课题。

    到现在为止得到的研究成果表明,持续摄取合成菊粉与抑制血糖值上升密切相关,并且彰显了改善消化管、肝机能障碍的可能性。以新的视点推进摄取菊粉的效果评价,有望在预防伴随生活习惯的各种疾病,以及新的补充剂产品的开发方面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法对酵素制造法产生的菊粉新功能进行分析,未来或可用于开发具备新效果的功能性食品。
 
菊粉食物纤维,减少便秘和血中中性脂肪
     菊粉作为由D-果糖构成的多糖类,是一种可以被肠内细菌分解的食物纤维。大量存在于菊芋和菊苣等植物中,具有减少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和消除便秘的效果。作为可以增进健康的有效成分,但大量摄取将很有可能产生副作用,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因此必须充分注意。
    菊粉存在于菊芋、牛蒡、洋葱、蒜、韭菜、菊苣等各种各样的食品中,其中含有量特别多的是菊芋和菊苣。菊粉的代表性用途就是用作食品添加剂,有研究表明其具有减少血中中性脂肪(甘油三脂)和调整肠内环境,消除便秘等效果。
    在2个月持续摄取菊粉的试验中,确认其具有减少血中甘油三酯的作用,最多可减少19 %。从这个结果来看,菊粉具有有效改善高甘油三酯血症症状的作用。
    这里提到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是4种脂质异常症的其中之一,指的是血液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脂)值超过150 mg / dl的状态。
    以有便秘倾向的人为对象进行菊苣由来菊粉的摄取试验,先让其进行1日20克持续8天的摄取,此后进行1日40克持续11天的摄取试验,得到的结果显示,菊粉具有调整肠道环境改善便秘的作用。
    关于副作用特别是过敏反应的相关注意事项,则必须注意菊粉的安全摄取方法,一般安全用量为1日8~14克,推荐使用周期为最多8周。
    关于一些副作用的表现,可以列举的有肠胃气体积累、腹胀感、胃痉挛、肠胃不适等情况,菊粉摄取量超过30克,则发生上述症状的可能性更高。因此,应该控制用量,避免大量摄取。
 
摄取菊粉必须注意过敏风险
    相继有报告指出西洋牛蒡、菜蓟、包含菊粉的人造奶油等引发过敏性休克的案例。指出过敏性休克就是激烈的过敏反应,也有引发呼吸困难和发绀的情况,因而需要十分注意。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