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竞争让产品价格凌驾于质量之上
时间:2016-03-09
浏览数:(82)
关键词: 产品价格 恶性竞争 GMP
    在盐湖城举办的原材料和供应链总结大会上,来自加利福利亚的材料供应商Ethical天然有限公司的CEO卡尔比威克表示,一个市场的发展需要数十年,才能形成供应链以及其中的各种组成成分,而市场的形成靠的不是严格的管理法规,而是产品的价格。他表示在仓库分销的过程中,所谓的合同仓库分布操作一直以价格作为第一要务,然后才是质量把控。

    GNC表示,召开这次原材料和供应链总结大会的目的就是直接为自己的供应链设立原材料GMPs。该公司多达58页的草稿文件,最早就是以美国草本产品协会和美国草本药典为蓝本制定的。该文件印刷后将对行业开放,并由AHPA进行管理。GNC的期望是这个项目能成为行业的蓝图。
    目前为止,原材料商尚不受GMP的限制,只需要遵从GMPs食品管理法案,控制产品中不要出现微生物、昆虫和其它啮齿动物。另外,确保产品原料的质量、效果和纯净度本就是生产商的基本责任。
 
捷径
    比威克表示,很多生产商在生产的过程中喜欢走捷径,简化产品检测程序,而不是努力确保产品符合GMP标准。在终端市场,走捷径的现象甚至愈演愈烈。在分销领域,生产商一次性买进大量的未经检测的原材料,然后再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售出,以此赚钱。
    比威克指出,可以用法规来解决一部分问题。没有经过溶剂残留测试、杀虫剂残留测试,没有固定的数据,未经GMP认证的产品比比皆是,这样的产品检测成本几乎为零,所有那些非法企业才能一下子拿出海量的原料。而一种高水准的原料有着多达20个的可控点。经过法规的监管之后,这类的产品会少很多。
    比威克表示,想要解决目前行业中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增加产品的透明度是唯一的途径,比如,因为价格的问题,当前几乎所有的水飞蓟提取物都无法达到100%的纯度要求,所以现在几乎所有的提取物中都存在丙酮,只不过没有经常被产品认证系统披露出来而已。
 
对此,比威克给出了一些意见:
    进口前:
    现场审计海外的生产设备;
    确认生产商的实验室;
    对每种成分进行至少三次的检测。
    进口后:
    材料应该符合GMP标准;
    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没有细菌、杀虫剂、重金属污染物以及掺杂物;
    遵循高标准的GMP问价程序和独立的高水准GMP认证程序。

    尽管行业仍然面临着质量问题,但是比威克表示,行业中的高水准产品数量一直在增加,人们对更高水准的认证程序的需求也在增加。一旦产品质量成为大家一致的追求,那么不管是原材料的问题还是供应链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新兴科技和良好的管理规范对此都会有所帮助。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