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法规:保健品是药品还是食品?
时间:2015-12-07
浏览数:(124)
关键词: 日本 保健品 药品
身体产生皲裂、感冒等不至于去医院的症状时,有没有被民间传承下来的“民间药”治好的经历?民间药一般不怎么花钱,只需要使用身边的植物就能马上治疗。在日本还没有保健品这个词的时代,民间药就相当于现在的保健品吧。
民间药和中药经常被混淆,民间药是单独使用某个植物或物质,中药的特征为两个以上的草药组合,这一点上有明显的不同。那么,取代民间药的保健品可以认为是药吗。药和食物本来就是不同的东西。但是,有个词汇叫“药食同源”,有“仅获得医药品使用许可的东西”和“医药品和食品两方都能使用的东西”等规定说法。
例如,中药葛根汤中含有的麻黄,是仅获得医药品使用许可的东西。另一方面,甘草是医药品和食品两方都能使用的东西。后者表明有些植物是中药中使用的草药,也可以作为食品使用。在日本这种“药食区分”一般由厚生劳动省设置基准。医药品和保健品的原料,必须按照该基准选择使用。
保健品说到底是一种食品,因此,按照药食区分的标准,应该可以使用医药品和食品的两方都能使用的东西作为原料。因此,是药品还是食品?保健品为何那么容易混淆,这就是背景原因吧。
容易过剩摄取的甘草
每到冬天,有体寒症的人,为了温暖身体会摄取含有生姜的保健品或者含有生姜的中药。在成分重叠的情况下,要注意不要过量摄取。
特别容易过剩摄取的是甘草。其药理作用为,缓解镇静疼痛、痉挛、咳嗽等症状,用于很多中药配方中。另外,有效成分甘草甜素对肝障碍也具有不错效果。只是,在日本进口的甘草中约有95%被使用到了食品当中。正如其名,有点甜,但与砂糖不同的是不会焦化。作为甜味调味品在酱汁与酱油、咸烹海味、点心、仙贝等中作为调味使用。因此,在不知不觉中会出现近乎标准摄取量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服用中药则导致摄取过剩,产生浮肿、高血压等副作用。
稍微提一句,在韩国、中国和东南亚,酱油的味道是不同的。以前身处海外的东洋人被卷入事故等的时候,采集遗体少量的血液进行调查就能马上明白是不是日本人,秘诀就是从血液中检测是否含有甘草甜素。虽说在如今DNA鉴定的时代,这样的检查已不会再做,但日本人仍然一如既往的摄取甘草。
海外将保健品划归到药品范畴,在日本也要注意保健品中的药草
在海外规定作为药品使用的草药中,在法律规定之前导入的草药,一般被划分为医药品和食品两方都可使用的东西,也有作为食品应用到保健品中的东西。例如,银杏在德国属于医药品。虽说祛除叶片毒性之后的成分可以认为是医药品,在日本没有祛除毒性的劣质产品也有流通。关于医药品和食品两方都能使用的东西,需要法律逐渐制定分量基准,现今看清质量好坏才是明智之举。
转自:丁宗铁/日本药科大学校长
民间药和中药经常被混淆,民间药是单独使用某个植物或物质,中药的特征为两个以上的草药组合,这一点上有明显的不同。那么,取代民间药的保健品可以认为是药吗。药和食物本来就是不同的东西。但是,有个词汇叫“药食同源”,有“仅获得医药品使用许可的东西”和“医药品和食品两方都能使用的东西”等规定说法。
例如,中药葛根汤中含有的麻黄,是仅获得医药品使用许可的东西。另一方面,甘草是医药品和食品两方都能使用的东西。后者表明有些植物是中药中使用的草药,也可以作为食品使用。在日本这种“药食区分”一般由厚生劳动省设置基准。医药品和保健品的原料,必须按照该基准选择使用。
保健品说到底是一种食品,因此,按照药食区分的标准,应该可以使用医药品和食品的两方都能使用的东西作为原料。因此,是药品还是食品?保健品为何那么容易混淆,这就是背景原因吧。
容易过剩摄取的甘草
每到冬天,有体寒症的人,为了温暖身体会摄取含有生姜的保健品或者含有生姜的中药。在成分重叠的情况下,要注意不要过量摄取。
特别容易过剩摄取的是甘草。其药理作用为,缓解镇静疼痛、痉挛、咳嗽等症状,用于很多中药配方中。另外,有效成分甘草甜素对肝障碍也具有不错效果。只是,在日本进口的甘草中约有95%被使用到了食品当中。正如其名,有点甜,但与砂糖不同的是不会焦化。作为甜味调味品在酱汁与酱油、咸烹海味、点心、仙贝等中作为调味使用。因此,在不知不觉中会出现近乎标准摄取量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服用中药则导致摄取过剩,产生浮肿、高血压等副作用。
稍微提一句,在韩国、中国和东南亚,酱油的味道是不同的。以前身处海外的东洋人被卷入事故等的时候,采集遗体少量的血液进行调查就能马上明白是不是日本人,秘诀就是从血液中检测是否含有甘草甜素。虽说在如今DNA鉴定的时代,这样的检查已不会再做,但日本人仍然一如既往的摄取甘草。
海外将保健品划归到药品范畴,在日本也要注意保健品中的药草
在海外规定作为药品使用的草药中,在法律规定之前导入的草药,一般被划分为医药品和食品两方都可使用的东西,也有作为食品应用到保健品中的东西。例如,银杏在德国属于医药品。虽说祛除叶片毒性之后的成分可以认为是医药品,在日本没有祛除毒性的劣质产品也有流通。关于医药品和食品两方都能使用的东西,需要法律逐渐制定分量基准,现今看清质量好坏才是明智之举。
转自:丁宗铁/日本药科大学校长
最新文章
- 营养健康全产业链展示汇聚!10月AAES2022等你闪耀深圳
- 媒体合作推文|8大奖项结果,150+创新品牌共同见证,第四届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重磅揭晓!
- 【全新起航】AAES2022与时代共生——活下来,赢未来!
- FFNS2022倒计时15天!伊利、福建亲亲、无限极、和黄健宝确认参会,最新日程来啦
- 益生菌细分领域的黄金时代,SYNFORU®为你打造从头到脚360度的呵护
- 【思考·洞察】六月寄语:说说产业里“陆地粮”和“海洋粮”的认知差
- 精密发酵技术,植物肉市场的关键“突破”
- 植提桥
- 最新!FFNS2022延期至6月30日举办,品牌商免费参会,先到先得!
- 数据报告,Z世代对肉类替代品兴趣高,植物基的机会在冷冻、零食等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