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野县探索人工栽培松蘑技术 期望摆脱对中韩依赖
时间:2015-11-27
浏览数:(96)
关键词: 松蘑 日本 韩国
    据日媒报道,日本长野县林业综合中心特产部与信州大学农学部合作进行人工栽培松蘑的研究。松蘑受每一年气象状况等的影响生产量会发生变动,很难实现稳定供给,日本国产松蘑也是价值“1公斤=数万日元”的高级食材。日本国内的松蘑消费基本上依赖从中国、韩国进口,倘若确立人工栽培技术,则离“秋之味觉王者”(日本人对松蘑的赞誉)的大众化就更近了一步。松蘑无法靠自身力量成长。这对于百姓来说是一种高不可攀的存在。
神秘的自然界
    松蘑与赤松存在共生关系。松蘑通过被叫做“菌根”的器官从树木上获得营养补给,与此同时将土壤中的矿物质等传输给树木,以这种“互助”的方式共同存活。从菌根中延伸的菌丝扩大形成菌落,进而就出现了新蘑菇的诞生。人类之手很难再现自然界的“神秘关系”,成为人工栽培的一大障碍。“将人工栽培松蘑比作白日梦也不过分。为了实现梦想,我们很想挑战”该中心特产部的増野和彦部长充满信心的表示。
研究主题有两个。一个是在县内的松蘑寻找附有松蘑菌的赤松林,随之对其他的赤松林进行 名为“自然感染苗的检索”的调查。另一个是,将种菌附着到赤松树苗后,对其他树林中的树苗是否固定了松蘑菌进行叫做“感染苗木的培养”的观察。
    松蘑一旦长出,信大对其进行DNA解析以及详细分析,作为日本农林水产省的委托项目进行历时5年的研究。
    该县林业综合中心的前身,县林业指导所从1926~1991年,持续在菌落附近种植赤松树苗的试验。虽然树木上成功附上了菌体,但之后随着树木枯萎或菌体死亡,连松蘑的影子都没看到。
    増野先生表示,“想再一次复仇”。将需要菌的赤松树苗的数量,从上次实验的21株增加了约5倍直达100株。

97%依赖中韩进口
    日本国内生产松蘑的最盛期大约1945年至1954年期,达到年产6千吨的程度,2013年为37.8吨,下降到了100分之一以下。同年,长野县的松蘑实际生产量为29吨,占全国的77%,2006年以来在全国都道府县中长踞产量第一的宝座。
   另一方面,2013年松蘑的进口量为1222吨,国内消费量的97%是从中国、韩国和加拿大等国家进口而来。
    于是乎国内首屈一指的“松蘑宝库”长野县,考察环境因素确保作为实验材料的松蘑菌和赤松树的数量,为人工栽培研究搭建极好的舞台。该中心也呼吁聚集松蘑生产者们组织研修会进行菌、苗等的供应。增野先生,预测实现该梦想最少也需要20年的时间,并为此付出了汗水和心血。“这是只有长野县才能做到的研究。得到很多人的帮助,相信一定会对人工栽培铺平道路。”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