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SA:紫苏醛或存在肝脏健康风险
时间:2015-08-27
浏览数:(54)
关键词: EFSA 紫苏醛 肝脏 健康风险
    EFSA依据一项动物研究认为,调料物质P-薄荷-1,8-二亚乙基三胺-al(又称紫苏醛)对基因具有破坏性作用。这个发现进一步加剧了对九种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学品的担忧。


    紫苏醛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存在于柑橘类的果皮中。研究显示,它会给肝带来损伤。这一成分可用于烘焙食品、布丁、肉产品,含酒精或含酒精的饮料中,为这些食品增添一种刺激的柑橘气味的木香,辛辣的柑橘口味,但其使用量是受到限制的。
    2002年,一个关于食品香料紫苏醛的评估认为它“当前的摄入水平不会有安全问题。”2008年,欧洲委员会请求EFSA重新评估这一物质,并将其作为评估所有在欧盟授权使用的香料的一部分。
    2002年,根据EFSA的要求,香料行业首先提交了这种食用香料的数据。2013年EFSA的专家推断这种物质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因此需要再做研究观测它对肝脏和胃的影响。2014年EFSA新的研究的结论是紫苏醛会损害肝脏基因。但是,专家注意到以往的试验数据存在一些弱点(被测试的动物在实验中没有接触这些特殊物质)。
    根据欧盟制定的系统来评估食物香料,紫苏醛还是评估其它九种结构相似的化学物质(醛类脂)的替代品。因此,EFSA的专家指出这些物质也存在潜在的安全问题,除非有进一步的证据证明并非如此。欧盟风险管理者将考虑如何用EFSA的科学意见来权衡可能的后续措施。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