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饲用新剂型:药用植物超微粉的应用
时间:2015-04-14
浏览数:(151)
关键词: 药用植物超微粉 饲用添加剂
药用植物超微粉在饲用以及药用领域属于最新创新工艺。河南省康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张国祖董事长针对药用以及饲用药用植物超微粉的研究、工艺以及在养殖中使用前景进行了综合的且较为详细的分享,开辟了一条超越高成本限制的药用植物成分在饲用以及药用动物营养领域的先河,也为养殖业在替抗产品中增加了使用药用植物的信心。

一、药用植物超微粉研究生产的目的和意义
药用植物超微粉与普通粉相比较,在溶出速率和溶出度,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等方面都显现出非常明显的优势。
(1)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和溶出率
超微粉碎技术能使药材粒度达到细胞破碎级,使药物细胞间和细胞内有效成分直接释放出来。用于临床可提高生物利用度;用于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时会明显提高提取率。
超微粉产品的起效速度与中药提取产品相当,较普通粉相比大幅提高。
(2)增加药物的吸收率,提高生物利用度
药物的溶出速度与药物颗粒比表面积呈正比,而比表面积与粒径呈反比。超微粉体粒径小,比表面积增大,与胃肠黏膜的接触面积变大,附着力增强,使药物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长,使药物吸收更充分,从而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3)提高药效,减少用药剂量,节约原料药材
中药经超微粉碎后,粒度变得更细小,有效成分更易于溶出,药效也相应增强,从而减少用药剂量,大大节约原料药材。
中药经超微粉碎后,用较小剂量即可获得原处方的疗效,较普通中药散剂可节省药材30%-70%。
人用微米中药的丸散药给药剂量可减少到原来的1/3-1/5,汤药给药剂量仅为原来的1/5-1/20。
张教授经过多年的从业研究积累以及当前的市场情况,表示中药国标配方中绝大多数都是散剂。然而,中药散剂在规模化养殖企业推广应用中遇到三大难题:
1、用药量大,使用成本高,养殖企业难以接受;
2、有效利用度低,起效慢;
3、用药不方便,大规模养殖企业不能广泛使用。
药用植物超微粉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药用、饲用新剂型,理由有如下几点:
1、药用植物超微粉的应用符合我国以食用动物养殖为主体的养殖业结构
食用动物养殖业的成本(含药物与添加剂使用成本)受食品价格限制(天花板),相对于中药其它剂型,中兽药超微粉用药量小、用药成本最低。
2、药用植物超微粉的应用符合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
动物多是杂食或草食动物,多数药物连同药渣服用也不会影响消化机能。
3、药用植物超微粉符合安全食品生产要求
绝大多数天然植物中药使用正确,都能够满足绿色有机食品乃至生态食品(肉、蛋、奶)生产的要求。
4、药用植物超微粉使用方法简便
在食用动物的用药途径中,混饮与混饲(或在饲料生产环节添加)是最简便的用药方法,中药超微粉既可拌料使用,又可饮水使用。
5、 药用植物超微粉符合中药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中药超微粉相对于散剂具有起效快、作用强、质量可控、使用方便等优点。
二、药用植物超微粉生产设备与工艺研究
据植提桥媒体了解,张教授2000年前后开始了对药用植物超微粉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的研究。经过深入考察过后发现我们国家根本就没有能够实现药用植物超微粉规模生产的设备。截至目前研究的相关工艺分享如下:
工艺一:
中药粉碎机与双气流筛分机联动机组
工艺二:
经粗粉碎后棒磨机与双气流筛分机联动机组
工艺三、
富含油脂的复方中药如“麻杏石甘散”、“定喘散”等需要先做粗粉碎后用“6号溶剂油”将其中脂肪油提出另存,其他部分按《工艺二》进行超微粉碎,而后在强力混合机里将二者充分混匀。
工艺四、富含糖分的中药如熟地、黄精、天冬等一般不进行单方超微粉碎,需充分干燥后入复方,与其他药材一起按《工艺二》进行超微粉制作。
三、药用植物超微粉的质量控制
在药用植物超微粉的质量控制方面,原料按《兽药典》二部(2010年版)标准和其它相关兽药、饲料国家质量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符合或高于标准要求。
四、药用植物超微粉在规模化养殖企业的应用
1、用于畜禽疾病防治
中药超微粉较“中药提取物”相比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较“中药散剂”相比,还具有显效快、用药方便等优势。
用药成本的降低,使原本因承受不起价格而选用西药的养殖者可选用中药,利于在畜禽疾病治疗中的推广应用,可有效减少因发病(病毒病无药可用,细菌病抗药性日渐突出)给养殖者造成的损失。如清瘟败毒散、四味穿心莲散等。
2、用于畜禽疾病的预防保健
用药成本的降低,有利于中药作为预防性用药,阶段性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使用,可以通过减少发病率和死淘率,间接提高养殖效益。
如扶正解毒散、玉屏风散等
3、弥补饲养管理不足
小企业有小企业的问题;大企业有大企业的问题。
即使是规模化、规范性、标准化的大型养殖企业仍然有自己困惑难题(饲养条件和管理水平与动物对良好生存空间需求之间的矛盾,可通过中药的调节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
4、用于生产功能性预混料(或添加剂)
药用植物超微粉由于减少了50%的用药剂量,较大幅降低了药物添加成本,因此,可以广泛用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改善畜禽产品品质等为目的的功能性预混料(或添加剂)的生产。(全程添加使用)
新《饲料原料目录》将115种中药材列入饲料原料,2012年7月1日已经执行,为中药作为饲料添加应用开启了政策之门。
从治疗性药物使用,扩展到作为功能性预混料(或添加剂)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药用植物在养殖业上的应用比重,为养殖业带来更好的效益,同时有也利于继承弘扬中兽医药文化。
5、用于绿色有机、生态食品养殖生产
植物类中药本身属于天然药物,制作成超微粉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可部分或全部取代非天然药物,用于真正的绿色、生态畜禽养殖,生产安全高端食品。

一、药用植物超微粉研究生产的目的和意义
药用植物超微粉与普通粉相比较,在溶出速率和溶出度,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等方面都显现出非常明显的优势。
(1)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和溶出率
超微粉碎技术能使药材粒度达到细胞破碎级,使药物细胞间和细胞内有效成分直接释放出来。用于临床可提高生物利用度;用于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时会明显提高提取率。
超微粉产品的起效速度与中药提取产品相当,较普通粉相比大幅提高。
(2)增加药物的吸收率,提高生物利用度
药物的溶出速度与药物颗粒比表面积呈正比,而比表面积与粒径呈反比。超微粉体粒径小,比表面积增大,与胃肠黏膜的接触面积变大,附着力增强,使药物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长,使药物吸收更充分,从而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3)提高药效,减少用药剂量,节约原料药材
中药经超微粉碎后,粒度变得更细小,有效成分更易于溶出,药效也相应增强,从而减少用药剂量,大大节约原料药材。
中药经超微粉碎后,用较小剂量即可获得原处方的疗效,较普通中药散剂可节省药材30%-70%。
人用微米中药的丸散药给药剂量可减少到原来的1/3-1/5,汤药给药剂量仅为原来的1/5-1/20。
张教授经过多年的从业研究积累以及当前的市场情况,表示中药国标配方中绝大多数都是散剂。然而,中药散剂在规模化养殖企业推广应用中遇到三大难题:
1、用药量大,使用成本高,养殖企业难以接受;
2、有效利用度低,起效慢;
3、用药不方便,大规模养殖企业不能广泛使用。
药用植物超微粉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药用、饲用新剂型,理由有如下几点:
1、药用植物超微粉的应用符合我国以食用动物养殖为主体的养殖业结构
食用动物养殖业的成本(含药物与添加剂使用成本)受食品价格限制(天花板),相对于中药其它剂型,中兽药超微粉用药量小、用药成本最低。
2、药用植物超微粉的应用符合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
动物多是杂食或草食动物,多数药物连同药渣服用也不会影响消化机能。
3、药用植物超微粉符合安全食品生产要求
绝大多数天然植物中药使用正确,都能够满足绿色有机食品乃至生态食品(肉、蛋、奶)生产的要求。
4、药用植物超微粉使用方法简便
在食用动物的用药途径中,混饮与混饲(或在饲料生产环节添加)是最简便的用药方法,中药超微粉既可拌料使用,又可饮水使用。
5、 药用植物超微粉符合中药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中药超微粉相对于散剂具有起效快、作用强、质量可控、使用方便等优点。
二、药用植物超微粉生产设备与工艺研究
据植提桥媒体了解,张教授2000年前后开始了对药用植物超微粉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的研究。经过深入考察过后发现我们国家根本就没有能够实现药用植物超微粉规模生产的设备。截至目前研究的相关工艺分享如下:
工艺一:
中药粉碎机与双气流筛分机联动机组
工艺二:
经粗粉碎后棒磨机与双气流筛分机联动机组
工艺三、
富含油脂的复方中药如“麻杏石甘散”、“定喘散”等需要先做粗粉碎后用“6号溶剂油”将其中脂肪油提出另存,其他部分按《工艺二》进行超微粉碎,而后在强力混合机里将二者充分混匀。
工艺四、富含糖分的中药如熟地、黄精、天冬等一般不进行单方超微粉碎,需充分干燥后入复方,与其他药材一起按《工艺二》进行超微粉制作。
三、药用植物超微粉的质量控制
在药用植物超微粉的质量控制方面,原料按《兽药典》二部(2010年版)标准和其它相关兽药、饲料国家质量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符合或高于标准要求。
四、药用植物超微粉在规模化养殖企业的应用
1、用于畜禽疾病防治
中药超微粉较“中药提取物”相比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较“中药散剂”相比,还具有显效快、用药方便等优势。
用药成本的降低,使原本因承受不起价格而选用西药的养殖者可选用中药,利于在畜禽疾病治疗中的推广应用,可有效减少因发病(病毒病无药可用,细菌病抗药性日渐突出)给养殖者造成的损失。如清瘟败毒散、四味穿心莲散等。
2、用于畜禽疾病的预防保健
用药成本的降低,有利于中药作为预防性用药,阶段性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使用,可以通过减少发病率和死淘率,间接提高养殖效益。
如扶正解毒散、玉屏风散等
3、弥补饲养管理不足
小企业有小企业的问题;大企业有大企业的问题。
即使是规模化、规范性、标准化的大型养殖企业仍然有自己困惑难题(饲养条件和管理水平与动物对良好生存空间需求之间的矛盾,可通过中药的调节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
4、用于生产功能性预混料(或添加剂)
药用植物超微粉由于减少了50%的用药剂量,较大幅降低了药物添加成本,因此,可以广泛用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改善畜禽产品品质等为目的的功能性预混料(或添加剂)的生产。(全程添加使用)
新《饲料原料目录》将115种中药材列入饲料原料,2012年7月1日已经执行,为中药作为饲料添加应用开启了政策之门。
从治疗性药物使用,扩展到作为功能性预混料(或添加剂)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药用植物在养殖业上的应用比重,为养殖业带来更好的效益,同时有也利于继承弘扬中兽医药文化。
5、用于绿色有机、生态食品养殖生产
植物类中药本身属于天然药物,制作成超微粉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可部分或全部取代非天然药物,用于真正的绿色、生态畜禽养殖,生产安全高端食品。
最新文章
- 营养健康全产业链展示汇聚!10月AAES2022等你闪耀深圳
- 媒体合作推文|8大奖项结果,150+创新品牌共同见证,第四届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重磅揭晓!
- 【全新起航】AAES2022与时代共生——活下来,赢未来!
- FFNS2022倒计时15天!伊利、福建亲亲、无限极、和黄健宝确认参会,最新日程来啦
- 益生菌细分领域的黄金时代,SYNFORU®为你打造从头到脚360度的呵护
- 【思考·洞察】六月寄语:说说产业里“陆地粮”和“海洋粮”的认知差
- 精密发酵技术,植物肉市场的关键“突破”
- 植提桥
- 最新!FFNS2022延期至6月30日举办,品牌商免费参会,先到先得!
- 数据报告,Z世代对肉类替代品兴趣高,植物基的机会在冷冻、零食等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