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N:补充剂使用者更加关注免疫健康
时间:2015-01-20
浏览数:(143)
关键词: 免疫健康 维生素C 益生菌
    据美国CRN的一项调查显示,培养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成为补充剂使用者的一个首要关注的问题。调查结果发现1/4的美国食品补充剂使用者为了自身的免疫健康而服用补充剂,美国每年使用补充剂的人口超过1.5亿。
    CRN指出,各种食品补充剂提供机体支持免疫系统健康的关键营养成分。例如,多项研究表明,矿物质锌尤其有益于老年人的免疫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不像年轻时期那样能够吸收如锌等各种营养成分,因此特别的补充能够确保身体获得维持健康所需的足够的营养素。

    除了如维生素C等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他可支持各个年龄段成年人的免疫系统的食品补充剂包括植物膳食补充剂如接骨木、大蒜和黄芪;益生菌和干燥酵素等。研究显示,酵素有益于成年人在冬季获得更多的健康日。在冬季,人们的免疫系统通常会变得脆弱,这意味着人们更易于生病。日常人们的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不合理饮食等均可导致免疫力低下。
    CRN麦凯博士建议将食品补充剂纳入一个保健和健康养生计划以及其他的健康做法之中,而并非健康习惯的替代。
 
促进免疫系统健康的植物提取物或天然成分盘点
    目前市场上宣称增强免疫功能或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的成分非常之多,而且相应的复配产品也是令人眼花缭乱。让我们来简单地回顾下当下市场上的一些活跃成分!
    首先,提到免疫系统健康,就不得不提及的是益生菌系列,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Wellmune WGP-β葡聚糖,从天然酵母中提取的细胞壁萃取而成,有益于支持健康的免疫功能。能帮助运动爱好者和专业运动员延长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而且能降低高强度运动后免疫系统的抑制风险。
    其次是,以维生素和矿物质为主要成分的营养型保健品,这类保健品主要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这些营养素是人体所需的,有些容易缺乏、不易从普通食物中摄取足够的量,还有如孕妇、乳母、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要增加用量。
    然后是超级浆果,如枸杞可提高接种了流感疫苗的老年人的免疫力;诺丽果又名“印度桑椹”,原产于富饶的太平洋群岛、亚洲与澳大利亚。诺丽果含有赛洛宁原、活性酵素、烟碱素、蛋白质等150多种营养元素。其中赛洛宁原是诺丽果中最重要的一种成分。据多种资料显示,塞洛宁有助于促进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功能,显著提高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感染及加速病后恢复,对于癌症也有预防和改善的作用。
    再者,以动物初乳为原料制成的保健品,动物初乳中含有优质蛋白和免疫蛋白,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像乳清蛋白粉和牛初乳粉就能有效地提高儿童的免疫力。
    还有就是西非高粱(Sorghum bicolor)提取物富含多酚,细胞研究证明它具有抗炎和免疫促进效果。而菌类多糖如平菇多糖、紫锥花提取物等也有易于免疫力改善。
    此外,从大豆中提取的蛋白,从红豆、黑豆等植物中提取营养物,还有一些药草成分如人生、灵芝、银杏叶等的提取物均具有增强免疫力的效果。芦荟聚甘露糖多营养混合物(APMC)则能够改善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免疫功能。
    除此之外,海藻糖也具有此功效。据称,补充谷胱甘肽也可增强成年人的免疫系统。
 
美国免疫健康产品市场年均增长6% 
    2012年相关数据显示,美国OTC类免疫类产品的规模已经超过了10美元,增长率为3%,免疫支持领域的市场规模为5亿美元左右,增长率为5%-6%。目前,免疫支持领域的两个主要产品是Airborne以及不久前辉瑞以3.5亿美元收购的Emergen-C产品。
 
全球益生菌,多用于免疫系统健康
    据市场调研机构欧睿信息咨询(Euromonitor)公司数据显示,全球益生菌补充剂的销售额预计将增长48%,从2011年的27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40亿美元。 其中增速最强劲的来源于美国,仅在2011年,全美益生菌补充剂销售额新增1.4亿美元。但是,意大利、俄罗斯和巴西的销售势头也很强劲。在美国,益生菌补充剂的人均消费支出预计到2016年将增长近一倍,超过日本。
    据欧睿信息咨询(2012年)预测,益生菌市场的各个领域预计都将大幅增长。未来5年里,全球益生菌食品和补充剂的销售额预计将激增50%,从2011年的280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近420亿美元。2011年,这一市场最大的收入来源是乳酸饮料,紧随其后的是酸奶、补充剂以及果汁。2016年,酸奶销售额170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50%;乳酸饮料销售额210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了50%。
    至于酸奶,增长大部分来自新兴市场,尤其是巴西和我国。不过,美国市场的增长也较为强劲。2006-2011年,益生菌酸奶每年的增长速度要快于非益生菌酸奶,到了2011年,在全球酸奶销售额中,益生菌酸奶占据了近35%的市场份额。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