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植物提取物如何走入国际市场
时间:2001-09-24
浏览数:(1262)
关键词:

我国植物提取物如何走入国际市场 

     我国中药出口已连续四年徘徊不前,1995年的创纪录7.7亿美元犹如一道天堑,难以逾越。亚洲金融危机余波犹存,传统的中药出口基地其中药出口数量上升如故,出口价格下跌依旧;相反“洋中药”进口逐年攀升,其势未减。前有险关,后有追兵,面对此状,何去何从?

     然而在大洋彼岸,美国的草药市场红红火火,1998年与1999年都超过了40亿美元,整个食品补充剂市场已逾160亿美元,市场潜力超过千亿美元。以德、法、英为主的西欧植物药市场起步早于北美,市场总体稍逊,但差距不大。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1059家中药企业已今非昔比,尤其是大中型中药企业和中西并举的医药企业,已具备中药现代化的条件,制订对策、调整结构、以植物提取物为切入点,在美国和西欧市场站住阵脚,在东南亚市场,重点推广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剂。改变目前以原药材出口的现状,随后在此基础上,过渡到单味中药制剂和组方简单、疗效确切的名方中药制剂的出口,让对方市场有一个接受的过程,也可避免直接申请FDA的药物临床试验,难以承受额费用的局面。建议从十个方面通盘考虑,循序渐进。

     1、熟悉国外政策。着重于美国国会1994年底通过的《食品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欧洲委员会有关食物补充剂的指令法案。

     2、切入点的选择。以目前现状,中药出口的结构需调整,出口市场重点需转移,1998年与1999年我国植物提取物连续突破一亿美元,主要推向北美和西欧市场,以此为契机,再图全国发展。

     3、植物提取物品种的确定。出口品种开始应和对方市场的趋势相符,后期再培育市场。即先从国外热销、我国盛产的品种入手,这些品种是银杏、人参、大蒜、月见草油、绿茶提取物、葡萄籽、贯叶连翘、缬草、麻黄,继而从百余种在国外销售但未形成大市场的品种中选育,诸如当归、益母草、黄芪、升麻、虎杖、杜仲、天麻、山楂、葛根、绞股兰、金银花、水飞蓟、薄荷、车前子、刺五加、香菇、灵芝、决明子,以及我国特有的品种红景天、丹参。

     4、提取分离工艺。除个别品种采用有机溶媒提取,直接浓缩干燥或经喷雾干燥塔成型,大多数品种都必须经柱分离,所用树型号需根据植物化学的原理而实验确定,万不可采用一锅水煮,浓缩烘干靠压价销售的方式。

     5、重金属、农药残留、卫生标准问题。无论是植物提取物还是单味中药制剂,都应做到重金属小于5ppm,农药残留量不得检出,细菌总数小于1000/gm,适宜的物理与简单化学方法处理,有可能达到上述指标。

     6、质量标准问题。植物提取物均应标明所用植物基原、提取部位、主要成份、形状、色泽、气味、口感、溶解度、溶媒,特别注意对指标成份应有定性定量方法,定性多采用薄层层析法,定量多采用色谱法,并定出指标成份含量。如对黄酮类化合物,最好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免给制假者可乘之机。

     7、中药有毒成份的问题。有些中药含有毒成份,或长期服用会产生不良反应,如含马兜铃酸的植物有肾毒性;含有重金属的矿物质药,夹竹桃、金不换、半边莲,柳树皮等植物药暂无必要开发。

     8、三十个单方中药提取物的开发。2000年版《中国药典》有30个单方中药制剂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在理论上有依据,所治疗的病种较有市场潜力,可做为重点开发的品种考虑。

     9、如何进入国际市场。美国目前较大的植物药销售公司,有几家是德国公司在美国的合资公司,优势互补。我们的企业和近年在北京、西安、长沙、成都兴起的植物药公司亦可以此作为进取手段。

    10、借鉴西方、洋为中用。目前美国和西欧市场上,有许多植物提取物、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复合制剂有许多长处,我们可借鉴引用,在国内开辟市场。如抗忧郁症的贯叶连翘提取物的复合制剂,无论价格、疗效、副反应都比“氟西汀”要具优势。

     面对着160亿美元的全球草药市场,我国只占百分之三多,其中发展空间较大,实施突破的条件多已俱备,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