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抗肿瘤药物医院用药增速简析
时间:2009-07-06
浏览数:(113)
关键词:


   2008年,全国抗肿瘤药物销售额达到58.45亿元,比2007年猛增67%,而2003~2008年,抗肿瘤药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亦达到42.7%,抗肿瘤药物成为国内医院用药增速最快的类别。

 

   根据卫生部肿瘤防治办公室提供的相关数据,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致死疾病(城镇居民第一大致死疾病)。数据称,我国男、女性恶性肿瘤新发病率分别为130.3~305.4/10万人和39.5~248.7/10万人,发病率逐年上升,肺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有550万新发癌症病例,其中死亡人数将达到400万。

 

   目前,肿瘤外科学、肿瘤放射治疗学、肿瘤化学治疗学构成了现代肿瘤治疗学的三大支柱,3种手段互有特点,互为补充。相对于手术和放疗,近年来,化疗的进展最为迅速,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已超过80只,并且每年都有多只新品上市,在临床需求和新品上市的共同推动下,医院抗肿瘤药物市场成为国内医院药物市场增速最快的类别。根据全国十六个重点城市样本医院用药数据库统计,2008年,全国抗肿瘤药物销售额达到58.45亿元,比2007年猛增67%,而2003~2008年,抗肿瘤药物年均复合增长率亦达到了42.7%。

 

    根据作用机理和药物来源等的不同,临床上一般将传统抗肿瘤药物分为烷化剂、抗代谢、植物碱、激素和抗生素5个主要类别。近年来,单抗类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推动了抗肿瘤药物市场的发展,而且新型药物的增速远高于传统药物。但目前我国市场上新型药物占抗肿瘤药物的份额依旧较低,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依然是传统药物。

 

植物碱类

 

   植物碱类药物普遍属于细胞毒药物,是目前最大类别的抗肿瘤药物,2008年样本医院销售额超过17亿元。

 

   早期的植物碱类主要包括长春碱类、喜树碱类等药物,而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紫杉烷类药物紫杉醇和半合成紫杉醇衍生物多西他赛,两者占据植物碱类药市场超过七成的份额。由于多西他赛的稳定微管作用更强,抗癌谱更广,心脏毒性和神经毒性较低,因此,经过多年的追赶,目前多西他赛已经超过紫杉醇成为临床销售额最高的抗肿瘤药物。2008年,多西他赛样本医院销售金额达6.1亿元,成为首个过6亿元的抗肿瘤药物,恒瑞的“艾素”和赛诺菲-安万特的“泰索帝”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同年,紫杉醇的销售额为5.89亿元,不过由于厂家众多,除百时美施贵宝占了市场较大优势外,其他公司的份额均有限。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