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亚洲裔美国人的研究显示,童年摄入大量的达到可以是女性日后患乳腺癌的风险下降58%。青春期大量的摄入大豆可使成年后患乳腺癌的风险降低20%-25%。
来自美国癌症传染病学与遗传学NCI(美国国家癌症协会)部门的研究员Regina Ziegler表示,在历史上,美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是中国或日本女性的四到七倍。然而,一旦他们移居到美国,经过几代人,他们的乳腺癌的发病率就与美国白人女性相同。这表明这种差异是由国际间的差别造成的,是可修正的,而不是遗传问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保持着隐蔽,我们的研究就是要展现他们。
大众研究已经表明,富含大豆(含有丰富的大豆异黄酮)的饮食习惯与较低的乳腺癌的发病率有关。中国的乳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是世界最低的。全世界每年的乳腺癌的病例新增一百万。
研究资料
这次研究主要对居住在旧金山、奥克兰、洛杉矶和夏威夷的中国裔、日本裔和菲律宾裔的女性进行了调查。Ziegler和同事们共采访了597名患有乳腺癌的女性和966名健康女性。其中255名参与者的母亲仍然健在并居住在美国,由她们那里询问了他们的女儿童年的资料。
通过对大豆食品的如豆腐、豆面酱和纳豆的摄入最高和最低的对比,研究人员发现童年(5-11岁)时期摄入大豆最高的女性成年后患乳腺癌的风险比童年时摄入大豆最低的女性降低58%。类似的,青春期和成人相应的会下降25%。
Korde表示,童年时期的大豆摄入的效果不能通过他们童年或成年后的亚洲式的生活方式衡量,早期的大豆摄入本身可能就有保护作用。
作用机理
研究人员表示,作用机理目前仍不清楚,但是大豆异黄酮雌激素样作用可能会改变儿童的乳房组织,降低他们成年后对乳腺癌的敏感性。或许脂肪酸也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同样的效果也在超重女孩上体现。这次研究也有不足指出,包括通过询问女性来评估和量化青少年时期的膳食摄入,询问他们的目前关于她们童年的膳食摄入问题。这两个方面都依赖于被调查者的记忆能力。但是总之,这是第一次对童年大豆异黄酮的摄入和日后的乳腺癌的发生几率的研究,这次研究结果不具有公共推荐性,还需要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获得重现。
(植物提取产业信息网)
本网文章仅限交流,请勿转载!如转载,请联系herbridge@163.com !
- 营养健康全产业链展示汇聚!10月AAES2022等你闪耀深圳
- 媒体合作推文|8大奖项结果,150+创新品牌共同见证,第四届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重磅揭晓!
- 【全新起航】AAES2022与时代共生——活下来,赢未来!
- FFNS2022倒计时15天!伊利、福建亲亲、无限极、和黄健宝确认参会,最新日程来啦
- 益生菌细分领域的黄金时代,SYNFORU®为你打造从头到脚360度的呵护
- 【思考·洞察】六月寄语:说说产业里“陆地粮”和“海洋粮”的认知差
- 精密发酵技术,植物肉市场的关键“突破”
- 植提桥
- 最新!FFNS2022延期至6月30日举办,品牌商免费参会,先到先得!
- 数据报告,Z世代对肉类替代品兴趣高,植物基的机会在冷冻、零食等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