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大豆食品比异黄酮片剂更有效
时间:2009-03-17
浏览数:(164)
关键词:

 

    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大豆食品是比增补剂更好的异黄酮来源。研究显示,使用大豆食品后大豆异黄酮5,7,45-三羟基异黄酮的含量达到96mg,高于富含异黄酮的增补剂产品。 

 

    研究领导人Christopher Gardner表示,从食物中获得的异黄酮的生物利用度高于自药片中获得的,每日摄入量增加一倍可以使血液浓度维持在恒定的水平。大豆异黄酮是为人熟知的植物雌激素样活性物质,具有微弱的雌激素样作用。它已经代替药物用于预防癌症和推迟女性的更年期。

 

   尽管有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大豆的潜在的保健作用,但是争论和矛盾仍然存在,特别是关于异黄酮类物质的生物利用度。一些研究表明异黄酮类的生物利用度没有不同,而另一些研究则显示异黄酮甙的生物利用度更高。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许多大豆异黄酮增补剂和食品主要含有异黄酮甙,仅有很少的纯异黄酮。不同来源和剂量的异黄酮的药代动力学的更多的了解可有助于解释大豆异黄酮在一系列的的保健测试中的不同的异质性。

 


研究资料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招募了12名普通的健康人参与了这次随机交叉研究。所有的参与者均完成了三个阶段的测试。这包括六天的干预阶段:膳食增补剂包括低剂量(144mg/天)和高剂量(288mg/天)的大豆异黄酮或者服用大豆食品(相当于96mg的大豆异黄酮)。所有的剂量均被换算成异黄酮甙。增补剂中的大豆异黄酮主要是异黄酮甙。 

 

    Gardner和同事们发现,大豆食品和高剂量异黄酮增补剂组的异黄酮续页含量都超过了4mg/L。但总体来说大豆食品的血液浓度更高,其展现的5,7,45-三羟基异黄酮比高剂量的甙元更加明显,而且不同来源和剂量的大豆异黄酮的药代动力学也有重要的不同。

 

 

(植物提取产业信息网)

 

 本网文章仅限交流,请勿转载!如转载,请联系herbridge@163.com  !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