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被药企视为“宝贝”的青蒿,似乎正面临被“遗弃”的命运。昨日来自业内的消息称,重庆7家投资青蒿产业的企业中,已有5家转产或停产。
个案 投3000万几乎没赚钱
“我们已经决定停产了,只留了几个保安看守厂房。”昨日,丰都一青蒿素生产厂高层无奈地说。他表示,该公司2006年进军青蒿产业时,行情还很好,每公斤青蒿素最高能卖到1万元左右。但随着多家企业开种蒿草提炼青蒿素,国内市场从2007年出现供大于求,价格开始直线下滑。去年青蒿素价格最低时,每公斤只能卖到1300多元,比行情最好时缩水九成。
该高层透露,该公司2008年8月一次性花了3000万元采购蒿草,之后铆足马力开始生产,年终盘点结果却让老板“很受伤”——因为青蒿素价格直线下滑,公司去年几乎没有赚到钱。该高层称,事实上,多数同行都在去年底做出了停产决定,至于何时能恢复生产,目前还不清楚。
现状 七成企业转产或停产
近日,市经委完成了针对青蒿产业的专项调查。调查显示,截至目前,重庆原有的7家青蒿种植生产企业中,已有5家停产或转产其他药品,仅华立等两家企业还在继续生产;此外,曾一度急速膨胀的青蒿草种植规模如今也大幅萎缩。
来自市经委的消息称,几年前,由于全球青蒿制药原料供不应求,国内青蒿草收购价节节看涨,价格从2~3元/斤飚到12元/斤;青蒿素的价格也飚升至1万元/公斤,这极大刺激了各路资金的投资热情,从2006年到2007年,全国一共诞生了120多家青蒿原料药生产和种植厂。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院长、全国青蒿种植专家钟国跃透露,近年来,在重庆市场上,华立控股、大方农业、重庆金涪生物公司、恒星生物公司、彼迪正天生化(重庆)有限公司、秀山县志成生物公司、南海药业等企业,先后在黔江、万州、酉阳、丰都和涪陵圈种蒿草并开建青蒿素生产线,每家投资规模均超过了千万元,“而现在,这些企业多数都停产或转产了。”
昨日,记者试图与重庆金涪生物公司、秀山县志成生物公司、南海药业等公司取得联系,但电话一直处于无法接通状态。秀山县政府官员则透露,该县的青蒿生产企业——志成公司的确因多种原因停产,目前正在想对策。
纵深 盲目投资陷入困境
市经委官员分析,投资青蒿产业的企业陷困境,原因包括:多数企业对形势过于乐观,在投资之初较盲目,低估了市场风险;一些企业生产设备落后,无法完成与国际市场的对接等。
措施 欲请商务部开辟市场
青蒿产业的发展现状,已引起市级部门高度重视。近日,市经委已牵头完成了青蒿产业的扶持专项报告,目前正在征求其他部门的意见,之后将递交市政府审批。据悉,这份报告的核心,就是如何规范和加强青蒿产业发展。市经委官员表示,近日我市还计划向商务部递交申请,力争加强青蒿素出口建设。
(植物提取产业信息网 整理)
- 营养健康全产业链展示汇聚!10月AAES2022等你闪耀深圳
- 媒体合作推文|8大奖项结果,150+创新品牌共同见证,第四届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重磅揭晓!
- 【全新起航】AAES2022与时代共生——活下来,赢未来!
- FFNS2022倒计时15天!伊利、福建亲亲、无限极、和黄健宝确认参会,最新日程来啦
- 益生菌细分领域的黄金时代,SYNFORU®为你打造从头到脚360度的呵护
- 【思考·洞察】六月寄语:说说产业里“陆地粮”和“海洋粮”的认知差
- 精密发酵技术,植物肉市场的关键“突破”
- 植提桥
- 最新!FFNS2022延期至6月30日举办,品牌商免费参会,先到先得!
- 数据报告,Z世代对肉类替代品兴趣高,植物基的机会在冷冻、零食等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