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研究着发现疟疾药物新目标
时间:2008-09-25
浏览数:(187)
关键词:

 


   疟疾寄生虫从数十代前就开始成功的对人类免疫系统进行游击作战,但最新的《生物化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揭露了一个疟原虫用来躲避免疫蛋白攻击的方法,这将可能成为未来药物发展的新目标。

 

   疟原虫通过蚊子在人们之间传播。它们一旦进入人类宿主体内,首先进攻肝细胞,然后转移到红细胞进行复制并等待蚊虫帮助它们再次传播。

 

   疟原虫侵染血细胞后,会向细胞表面分泌多种粘性蛋白,这可使它们附着在血管壁上以避免在复制是受到伤害。这一方法会使人误认为是妊娠,因为受感染的红细胞会聚集在血管丰富的胎盘区域,使机体产生多种健康问题,如贫血、体重减轻、发烧等。

 

   然而用药物来消除这些粘性蛋白并不容易,因为疟原虫有很多可变区,它们可藉此来避开人类免疫系统。然而,这种蛋白质必须包含某些结构才能具有一定功能,在对此的研究中,马修.希金斯发现了一种依附着于胎盘的粘性蛋白PfEMP1的3—D结构,并详细解释了疟原虫是如何保护其隐蔽部分的。

 

   希金斯发现PfEMP1的可变区有一结构对其通过胎盘壁是非常重要的。当受感染的红细胞接近血管壁上的硫酸软骨素时,可变区会移到一边,疟原虫会非常短暂的暴露其隐蔽区域,而这足够其依附在在血管壁上。希金斯注意到当受到疟原虫侵害时,孕妇体内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反应。如果用一些药物如硫酸软骨素类似物等将会促进这一免疫反应。

 

(植物提取产业信息网)


本网文章仅限交流,请勿转载!如转载,请联系010-51640487 !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