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提行业呼唤高素质出口(2)
时间:2008-07-21
浏览数:(259)
关键词:

 

金丝桃素:

 

  焕发“第二春”,潜力直逼紫杉醇

 

  金丝桃素因为具有出色的抗抑郁作用而被欧洲草药药典所收载,其制剂在欧洲市场销路极佳,年销售总额大约有3亿多美元。美国的金丝桃素市场较小,仅有2000万~3000万美元的年销售额。

 

  然而,让金丝桃素再次备受瞩目的是2004年爆发的世界性禽流感。当时只有瑞士罗氏生产的“达菲”能有效治疗禽流感,但达菲的价格实在太昂贵,不适合我国中低收入人群众多的国情,为此,国内中药科研机构开始从中药材里寻找抗禽流感的新药,终于发现了贯叶连翘提取物之一的金丝桃素对引起禽流感的元凶——H5N1有强效抑制作用。这一消息传至国外后,立即引起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强烈兴趣。自2005年以来,我国金丝桃素首先出口至越南、泰国、韩国、印尼等深受禽流感疫情危害的亚洲国家,后来又出口至日本与美国。据悉,我国出口非药用级金丝桃素粗品的均价为每公斤120元人民币。

 

  其实金丝桃素的主要产地并不在中国而是在欧洲,欧洲各地有不少上规模的贯叶连翘栽培基地。在我国发现金丝桃素抗禽流感新用途之后,欧洲金丝桃素生产商对这一植提物老产品又产生了兴趣,据悉,不少欧洲医药研究机构已计划与我国中药科研部门合作,共同开展金丝桃素抗禽流感的人用药品研究。

 

  由于金丝桃素国际市场前景看好,我国已有包括陕西、四川等省在内的西南、西北地区在大力发展贯叶连翘种植,并将其作为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手段之一。如四川宝光集团投资建设的金丝桃素生产基地,其金丝桃素原料药年产量已达100吨,首批出口至欧洲的符合欧盟标准的金丝桃素原料药已于2007年顺利出口至德国。

 

  据估计,我国金丝桃素总产量已有500~600吨。一旦金丝桃素抗禽流感新用途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其将取代紫杉醇成为我国出口增长最快的植提物产品。

 

  甘草提取物:

 

  药食两用,销量逐年升级

 

  甘草提取物(主要成分为甘草酸)是深受欧美各国食品工业界欢迎的天然食用甜味剂,广泛用于食品及日化用品中。除此之外,西方研究人员在过去10年里还陆续发现了甘草酸具有许多新的药理作用,如抗肝炎病毒、保肝护肝、治疗抑郁症、抗胃溃疡等等。我国与日本均已开发上市了多种以甘草酸衍生物为原料的抗肝炎新药。

 

  甘草酸的药理作用及其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使其很快成为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植提物产品之一。2004年,全球甘草酸总销售额仅2.3亿美元,2006年增至4亿多美元,去年已超过5亿美元。但由于我国西北地区农民对当地甘草资源狂采乱挖而导致甘草资源枯竭,如今,野生甘草资源已不足上世纪50年代的1/4。虽然新疆、东北等省已在开展甘草人工种植,但因甘草生长十分缓慢,因此,在过去几年来,我国甘草浸膏粉的年出口量均徘徊在3500~4000吨之间。同时,与我国相邻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也在大力发展甘草酸出口,估计这些国家的甘草提取物出口量合计已超过3000吨,基本与我国相当。但据了解,印度等国种植的甘草与中国甘草并非同一品种,质量上有一定差距,欧美客商更信赖的是中国出口的产品。据美国海关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进口甘草提取物中的64.75%是中国产品,而其他国家的产品仅占甘草提取物总进口量的1/3。

 

  近悉,在几年前由国内大企业投资的新疆沙漠地区甘草大规模人工栽培基地已取得成效,现甘草生长情况良好,在今明两年即可收获大量成品甘草,为今后国内甘草提取物加工业提供可靠的原料来源。

 

  枸杞子:

 

  无毒美容诉求,国际订单飞如雪

 

  在整个20世纪里,西方人对枸杞基本上一无所知。直到21世纪初,枸杞才引起欧美人的注意。特别是生产商聘请了女歌星麦当娜和著名模特凯特·摩丝等名人为产品代言人,在电视上介绍食用中国枸杞汁的种种好处,使得枸杞汁迅速成为欧美市场上最畅销保健产品之一。我国枸杞出口量因此大增。

 

  在2006年,我国出口枸杞干果数量高达4739吨,另有超过5000吨的枸杞浓缩原汁出口至欧洲与美国市场,从而给宁夏等主要枸杞产地的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近年来,不断有欧美客商到宁夏枸杞产区考察并追加枸杞干果或枸杞原汁订单。由此带动了宁夏等地农民扩大种植枸杞的积极性。预计今年我国出口枸杞的数量将达8000吨,并有数量相当的枸杞浓缩原汁出口至海外市场。美国FDA和英国农业食品主管部门已同意将我国出口的枸杞定性为“新资源食品”,而且迄今尚未发现它有任何毒性报道。在今后几年,枸杞有望成为继银杏叶提取物之后在欧美市场家喻户晓的新植提物产品。

 

  银杏叶提取物:

 

  宝刀不老,稳定向上

 

  银杏叶提取物制剂已被几乎所有的发达西方国家收载入药典,银杏叶提取物(EGB)也是中国古老药用植物对国际药学界的一大贡献。目前国际市场上银杏叶提取物及其下游产品已形成年销售额达50亿美元以上的销售规模,堪称“天然植物药之王”。

 

  银杏药用制剂对银杏提取物(EGB)的质量要求(尤其是杂质含量必须低于1ppm)特别高,我国出口的银杏叶提取物浸膏粉往往由于杂质含量不符合西方客商要求而被退货,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很少直接从我国进口银杏叶提取物浸膏粉,而改为直接进口中国产银杏干叶,运抵欧洲后再提取出EGB加工成银杏制剂。

 

  但银杏浸膏粉并非只作药用,它还有保健食品与化妆品等用途,近年来,欧美一些国家客商仍从中国进口银杏叶浸膏粉作为非药品用途。因此,我国银杏叶浸膏粉出口数量在过去几年里仍保持增长态势。而同时,国内企业对银杏叶浸膏粉的需求也在逐年上升中。如今,我国已形成银杏树种植到银杏叶提取加工“一条龙”产业链,相信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仍将有稳定向上的市场前景。

 

  2007年,我国出口银杏叶浸膏粉总量为425吨,预计近年银杏叶浸膏粉出口总量将超过500吨甚至达600吨左右。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与美元贬值等因素,预计今年银杏叶浸膏粉出口价将比去年有所升高。2007年,我国出口银杏叶浸膏粉均价仅为每公斤680~750元人民币,今年估计将比去年上升10%~15%。

 

  我国出口银杏叶提取物面临的另一挑战是,日本与韩国的银杏树种植规模急速扩大,如日本一些县已将种植银杏树和提取EGB作为一种新产业,日本常磐植物株式会社的银杏提取物在国际市场上很有名,其EGB产品不仅供国内使用,还大量出口至美国市场。据了解,日韩两国的EGB出口产品质量普遍优于我国产品,在西方市场有较强竞争力。这一现象应引起国内有关部门的重视。

 

  总而言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植提物生产国与出口国,但不少产品的质量仍有待提高。在欧美国家热衷天然植提保健产品的推动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将迎来一个新高潮,如果能够及时改进提取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我国植提产业将实现一个台阶式升级。

 

(植物提取产业信息网  整理)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