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国际化需"知本"(二)
时间:2008-07-03
浏览数:(296)
关键词:

 

金圣:本草文化的科技化代表

 

  金圣是江西中烟的主打品牌,如今国内市场早都知晓它还是我国中式低害特色卷烟的代表性品牌。金圣的崛起,完全是发掘本草文化、坚持自主创新的结果。近20年来,金圣的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无不着眼于传统的本草文化,从中不断提其精粹,炼其精华,终于独创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草减害”专利技术“金圣香”。在这以后,以此核心技术为基础,金圣陆续开发了十多款中式低害特色卷烟,构建起了自己独具特色、备受青睐的产品家族。

 

  金圣香的研发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其时,南烟人在经过几年的思考和探索之后清醒的意识到:与其亦步亦趋追随市场领导者的步伐,不如大胆开创自己的舞台当个领衔主演。但是,自己的舞台究竟在哪里?在大同的烟草世界中到底还能不能创造出自己的“大不同”?烟草行业一直以来就承受着来自社会的“有害健康”的舆论压力。

 

究竟能否借助某种特别的手段有效降低烟草的危害呢?通过大量市场调研、文献搜寻和集思广益,他们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的独特舞台:潜心开发中式低害特色卷烟。

 

  于是,从1992年开始,金圣就联合江西中医学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等研究机构,成立“金圣混合卷烟研究课题组”,建立起了一支以博士为核心的强有力的本草研发团队。课题组的研发方向,是利用本草的功能特点和起效机理实现本草香与烟草香的自然融合,既提升卷烟的品质,又降低烟草的危害。

 

  两年过后,金圣课题组就取得了重大的科技突破,在我国烟草行业中率先成功的实现了以“本草降害”专利技术达到降焦减害的目的。随后不久,与众不同的金圣“保健型卷烟”也宣告研制成功,1994年10月即亮相人民大会堂,翌年产品荣获第9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金圣制烟技术,亦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第24届日内瓦国际新发明和新技术博览会金奖。自此,金圣品牌一飞冲天,名震行业内外,成了我国中式低害特色卷烟的领跑者,企业也由此迅速崛起。迄今为止,产品已累计销售80余万箱,实现利税150余亿元,在中式低害特色卷烟领域始终保持着全国性竞争优势。

 

  金圣本草降害专利技术被郑重命名为“金圣香”。2007年,“金圣香II代”历时10年取得重大突破。与第一代相比,“金圣香II代”不仅跟烟草本香协调更好,卷烟香气更为怡人,还进一步增加了透发性,令嗓子更觉舒服。目前,金圣的博士科研团队对“金圣香Ш代”的研发,也进入了试验攻关的最后阶段,新的突破翘首可待。

 

  金圣是中国本草文化的科技化代表,其本草降害技术的基本思路,源于我国传统文化中“此长则彼消,此消则彼长”的辩证观。正如专家评委所作评价那样:“金圣本草降害技术就是通过增益的途径和增益的手段,以增加有益的东西来对抗有害的东西。一旦有益的超过了有害的,体现出来的就是有益的。金圣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降焦减害是当今卷烟市场的普遍需求,也是国家烟草局认定的我国烟草发展的四大科研课题之一,许多的烟草工业企业纷纷为此开始了自己的科研攻关和资金投入。金圣不仅起步最早,至今也保持着领先的地位,而且依仗其本草降害专利技术“金圣香”为自己建立起了跟其他烟草品牌的强势区隔。

 

  “在大同的世界里创造大不同”,是金圣的追求,也是它的一个消费承诺。

 

  金圣已经做到了。

 

  在烟草的大同世界里,金圣不仅开创出一种“大不同”的中式低害特色卷烟,也走出了一条“大不同”的本草文化特色道路;不仅为自己构筑起一道能跟外来强势品牌抗衡的保护性壁垒,也为中国本土品牌依靠自身优势实现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商业样本。

 

  王老吉:本草文化的现代化代表

 

  “凉茶”是广东地区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解毒祛湿等功效的“药饮产品”。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王老吉”最为著名。上世纪90年代,王老吉品牌的经营权被广东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获得,此后六七年间,红色罐装王老吉饮料市场销售无大起色。

 

  2003年,一条“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突然亮相中央电视台,王老吉开始走出南粤大地。谁知广告推出后销量激增,当年增长近400%,从1亿多元增至6亿元。2004年一举突破10亿元,2005年超过20亿元,2006年罐装加盒装销了近40亿元,2007年销量竟高达90亿元。

 

  王老吉饮料的迅速窜红,个中原因不一而足。若说仗其配料,不过是本草之中一些具有清热解毒祛火功能的“亦食亦药”成分。若说仗其是广东凉茶名气最大的牌子,多数中国消费者却并无服用凉茶的习惯,对广东凉茶、王老吉也不甚了了,只是对传统本草文化讲了几千年的“湿热”“上火”一类概念耳熟能详,而且颇以为然。首推其功的,应该还是王老吉品牌的重新定位及战略配称规划。王老吉抓住了消费者“担心上火”这一认知和需求,一改过去“清热解毒袪暑湿”的“药饮产品”面孔,根据现代营销理论将自己重新定位为“预防上火的清凉饮料”。这样,王老吉所面对的竞品主要就只剩下汽水了。汽水虽被称为清凉饮料,却只给人暂时的口感清凉,这是一种假清凉。相反,王老吉却在解人之渴的同时还能防人之火。这样一来,就不是人到上火了才想起喝王老吉去降火,而是只要渴了想喝饮料了就去喝喝王老吉,顺带还能防止上火,又不用担心“是药三分毒”,何乐不为呢?王老吉的消费群、消费场合和消费量,也就因此新定位大为拓展。

 

  避开中药本草起效较慢的弱项,以远期效应“防上火”去承诺目标消费者,一句“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大白话就让王老吉自己火了起来。当然,王老吉的新定位及从本草中深挖出的“防上火”的商业价值,也只有在本草文化日益受人青睐的大背景之下,才能发挥到极至,才能大奏其效。

 

  王老吉火了,其公关表现出手就成大手笔。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王老吉一举捐款1亿元,让可口可乐等世界品牌也不免汗颜,全国市场更因此响起一阵“要捐就捐一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的消费呼声,一时间被人称为“爱国饮料”。

 

未完待续

(植物提取产业信息网 小秦整理)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