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黄素产品价格普遍上调
时间:2008-04-21
浏览数:(399)
关键词:
叶黄素在2006年和2007年可以说是我国市场的一大热点之一,有关叶黄素的功用,国际市场等研究屡见报端,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进入该领域的决心。于是生产叶黄素的企业从以前的两三家发展到现在的八九家。2008年尚未了解到有企业大规模进入叶黄素开发领域。市场相对冷静和理智。
之所以这样,首先是因为只要是50%以上的含量就存在相当的难度,技术成熟程度不够。能规模生产50%以上的企业不超过5家。另外,国际市场因为原料专利生产商掌控大部分市场加之美国,加拿大和意大利等国家的叶黄素生产商也让中国的原料企业占不到明显的优势。
因此,2008年叶黄素的市场也就在相对平静中稳步发展和过渡。国内叶黄素生产企业将产品普遍上调,原因是原材料成本提高,环保成本计算入内,人工成本提高和美元贬值等,5%,10% 20% 的低含量产品价格相对年初平均上调35元/kg,50%,80%的价格平均上调150元/kg。而且50%含量产品国内技术水平层次不齐。河北邯郸算是国内比较权威的也是较早的开始研发生产叶黄素的企业,50%的价格1900-2000元/kg,技术成熟,控制成本有保障。而宝鸡一家生产企业50%的价格就达到了目前80%叶黄素的价位水平,每公斤3000多,显然竞争力不是太被看好。
(植物提取产业信息网)
本网文章仅限交流,请勿转载!如转载,请联系 010-51640487 !
最新文章
- 营养健康全产业链展示汇聚!10月AAES2022等你闪耀深圳
- 媒体合作推文|8大奖项结果,150+创新品牌共同见证,第四届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重磅揭晓!
- 【全新起航】AAES2022与时代共生——活下来,赢未来!
- FFNS2022倒计时15天!伊利、福建亲亲、无限极、和黄健宝确认参会,最新日程来啦
- 益生菌细分领域的黄金时代,SYNFORU®为你打造从头到脚360度的呵护
- 【思考·洞察】六月寄语:说说产业里“陆地粮”和“海洋粮”的认知差
- 精密发酵技术,植物肉市场的关键“突破”
- 植提桥
- 最新!FFNS2022延期至6月30日举办,品牌商免费参会,先到先得!
- 数据报告,Z世代对肉类替代品兴趣高,植物基的机会在冷冻、零食等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