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和兽、孔子鸟、马门溪恐龙……这些陌生又神奇的古生物化石“五一”期间首次对游客开放,便引起极大轰动,前来参观的深圳市民络绎不绝。据深圳仙湖植物园工作人员介绍,自古生物博物馆开放后,每天前来观光的游客数以千计。
深圳没有发现古生物化石,却成为我国古生物化石收藏最丰富的城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曾说过:“西安有个兵马俑,我们深圳也有个化石森林。”而93岁高龄的著名植物学家胡秀英博士见到“张和兽”化石时也发出由衷的赞叹:“深圳仙湖植物园有全世界最珍贵的化石。”
深圳仙湖植物园古生物博物馆紧临著名的仙湖古生物化石森林,是我国首座以古生物命名的专业博物馆,耗资2000万元人民币,占地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整个博物馆分为恐龙、爬行动物、鸟类、植物、昆虫等近10个展区,馆内收藏了300多件珍贵古生物标本和100多幅图片。博物馆一楼展出的是以恐龙为主的中生代动物标本;二楼展出的是以硅化木为主的古植物进化、演化标本,展示了地球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植物生态环境。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看到,不少游客对馆内应用运动声光感电子技术再现远古时代的神奇景观表现了浓厚兴趣。整个古生物博物馆仿原始地形地貌,其中有用高科技模拟的46亿年前地球初期情景;有25亿年前小湖泊、小海洋和没有细胞的原核生物出现的影象;有5·4亿年前海洋内蓝藻出现场景。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类、两栖类、人类依次走了出来……在植物展示区,人们可以亲眼目睹在1亿多年前的侏罗纪时代,剧烈的地壳运动和火山岩,在瞬间把大片森林掩埋起来,二氧化硫渗透进被掩埋的林木,直至产生了具有原始时代森林形态的硅化木。深圳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张和兴奋地告诉记者,中国古生物学会已决定将这里确立为我国第六个全国青少年科普基地。
划时代的“孔子鸟”
1994年初春,张和将一块鸟类骨骼和羽毛化石提供给中国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作研究,经过专家反复论证,将这种比德国始祖鸟起源更早新属新种类鸟类命名为“孔子鸟”。孔子鸟的发现推翻了德国侏罗纪始祖鸟在此领域的至尊地位,从而可以推断出鸟类最早的出现并非侏罗纪晚期的始祖鸟。
“恐龙之父”马门溪恐龙
深圳古生物博物馆中央是一具来自四川井研的长20米的巨型马门溪恐龙化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脖子最长的恐龙。这具马门溪恐龙化石是考古学家1995年11月在四川井研发现。由于它的骨骼属异地埋藏型,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专家历时整整3年才将分散各处的骨骼碎片发掘完毕,并将300箱化石碎片运到北京研究。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几位专家从1997年7月起一直修缮到今年4月,才将所有骨骼修复完整。随后,有关工作人员动用了14个高1米,长两米的木箱,将近200块恐龙骨骼化石用集装箱车运到深圳仙湖进行组装。马门溪恐龙有“恐龙之父”之称,摆放在深圳古生物博物馆内的这具恐龙骨骼化石的含碳量占一半左右,十分珍贵。
- 营养健康全产业链展示汇聚!10月AAES2022等你闪耀深圳
- 媒体合作推文|8大奖项结果,150+创新品牌共同见证,第四届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重磅揭晓!
- 【全新起航】AAES2022与时代共生——活下来,赢未来!
- FFNS2022倒计时15天!伊利、福建亲亲、无限极、和黄健宝确认参会,最新日程来啦
- 益生菌细分领域的黄金时代,SYNFORU®为你打造从头到脚360度的呵护
- 【思考·洞察】六月寄语:说说产业里“陆地粮”和“海洋粮”的认知差
- 精密发酵技术,植物肉市场的关键“突破”
- 植提桥
- 最新!FFNS2022延期至6月30日举办,品牌商免费参会,先到先得!
- 数据报告,Z世代对肉类替代品兴趣高,植物基的机会在冷冻、零食等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