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应用基因组中心王子晖教授向记者介绍说,德国因为建立了银杏开发利用的一整套标准,每年获得巨额收入。德国从银杏的种植到加工过程全面进行质量控制,所生产的任何银杏产品都标注产地、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等,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很好声誉,十分畅销。
关于银杏的开发利用,有报告分析,中国银杏干叶年产近2万吨,约占全球银杏干叶总产量的70%,但并没有从巨大的总产量上获得高收入。当前,中国在银杏种植方面,资源增长速度很快,但一哄而上。有的在银杏边缘分布区建立或准备建立银杏生产基地会冒较大的风险。在适宜栽植银杏的地区,粗放经营,忽视银杏良种选育和推广,不仅影响白果和银杏叶的产量与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中国银杏深加工技术相对滞后,100多家银杏叶提取物生产厂,大多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产品提取率低,提取物质量不稳定,有效成分比例不合理等,造成原料、资金浪费。加之缺乏统一的质量检测标准,产品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经济效益较好的不多。由于生产处于低层次,厂家竞相压价,提取物每公斤价格由4000多元跌至2000元以下。而法国、德国、爱尔兰等国生产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银杏叶提取物每公斤售价则高达600~800美元。
有关专家推算,全球银杏干叶需求量约10万吨。当今,制药企业对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指标要求不断提高。欧洲最大的制药集团——博福·益普森集团过去主要向韩国进口银杏叶,现韩国明令禁止银杏叶出口。该集团除在法国、美国建立近800公顷叶用银杏基地外,转向直接从中国收购银杏叶,或联合建立叶用银杏基地,以获取优质原料。中国若扭转产量高、利用效率低的局面,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药检部门要严格禁止不合质量标准的提取物出口,以维护产品声誉,提高市场竞争力。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科技部、国家卫生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应共同制定严格的银杏叶、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制剂质量标准,实行规范化管理。
事实上,中医药难以被国际社会接受,大多受类似因素影响,中医药走向国际必须首先实现标准化。中国银杏的不幸可能只是中医药的一个缩影。
(植物提取物产业信息网 整理)
- 营养健康全产业链展示汇聚!10月AAES2022等你闪耀深圳
- 媒体合作推文|8大奖项结果,150+创新品牌共同见证,第四届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重磅揭晓!
- 【全新起航】AAES2022与时代共生——活下来,赢未来!
- FFNS2022倒计时15天!伊利、福建亲亲、无限极、和黄健宝确认参会,最新日程来啦
- 益生菌细分领域的黄金时代,SYNFORU®为你打造从头到脚360度的呵护
- 【思考·洞察】六月寄语:说说产业里“陆地粮”和“海洋粮”的认知差
- 精密发酵技术,植物肉市场的关键“突破”
- 植提桥
- 最新!FFNS2022延期至6月30日举办,品牌商免费参会,先到先得!
- 数据报告,Z世代对肉类替代品兴趣高,植物基的机会在冷冻、零食等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