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企业再进驻紫杉醇领域,此时不宜
时间:2007-10-24
浏览数:(504)
关键词:

 
    2000年前后的紫杉醇激进的红色浪潮给这个行业内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至少7年前,天然紫杉醇的价格高的令人艳羡.对于红豆杉恨不能人人得而"诛"之,因此紫杉醇的起始原料红豆杉经历了历史形的浩劫.红豆杉有限的资源在疯狂的采挖下,几近枯竭.因此,栽培红豆杉自然而然的是厂家选择之举.经过6-7年的培育,据说一些红豆杉已经具备提取价值.

    于是,仿佛在今年进入生产紫杉醇领域的人突然又有增加趋势. 江苏红豆集团拥有先进的生产线,经过"供电劫"后,公司资源已经基本没有后顾之忧,因此该集团的进入可能对紫杉醇行业产生很大冲击.另外据报道,10月中旬,云南省首条利用人工种植红豆杉枝叶加工紫杉醇初膏生产线在云龙县漕涧镇建成投产。至此,建成区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的漕涧镇,已拥有海嘉公司、三森公司、康源公司、漕涧林场4家红豆杉规模种植、加工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运作,目前,全镇已完成红豆杉苗木移栽两万亩。

    紫杉醇的价格已经降到今年历史最低价格,天然提取的紫杉醇价格2006年一月份的市场价格是110万/公斤.2007年1月份的价格是勉强80万元/公斤.目前的市场价格是55万元/公斤上下.利润空间已经非常单薄.生产技术成熟的上海利用成本优势价格优势和国外竞争者拼杀.西安地区的一些厂家早已经明智的放下不再生产.因此目前才加入这个领域的企业前景不很乐观.紫杉醇国内的市场已经饱和,并且供应链多年来很稳定.因此能争取的就是国际市场,既然是国际市场我们面对的竞争对手就不仅仅是国人自己,还是国际竞争对手.目前生产紫杉醇原料的主要地区和国家是台湾和印度,加拿大,新加坡等,技术成熟程度决不低于中国,而且国际声誉在某种程度上还要高于中国.我国的紫杉醇原料供应商除了委托加工的几家,就是上海几家为数不多的生产厂家依靠多年的客户链在艰难维持.

    紫杉醇打着"天然"的旗号,由于价格因素,优势微弱,合成紫杉醇的价格仅是天然紫杉醇的一半,其价格优势是吸引国内外终端客户重要筹码,并且一些国际紫杉醇制剂生产商迫于舆论压力,不能再依靠快灭绝的天然原料来牟取利益的做法也会让更多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合成紫杉醇.上海的几家紫杉醇生产厂家多以生产合成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为主,目前合成紫杉醇的价格是35万元/公斤.
  
    紫杉醇的市场目前处于低迷状态.新成员慎重加入,建议先了解一下市场容量和市场行情再做决定.

              (植物提取产业信息网)

 

                  此网站信息仅限交流,请勿转载!!

                  如有转载,请注明出自植物提取产业信息网!
   

最新文章
推荐企业
Back to top

个人用户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入
关闭